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 

《梦溪笔谈》10句传世名言,句句富含人生哲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7 09:51:46    

1. 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古人谓之“铅黄”,盖用之有素矣。

选自《梦溪笔谈·雌黄改字》。错误的字用雄黄涂抹,便会清除掉,而且长久不会脱落。在古代,人们称之为“铅黄”,应该用这种方法已经很长时间了。

2. 能用度外人,然后能周大事。

语出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能够任用那些同自己关系疏远,但是有才能的人,这样才能够成就一番大的事业。

3.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洼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

出自《梦溪笔谈·器用》。古人铸造铜镜时,如果是大镜子就铸成平的,如果是小镜子就铸成凸的。凡是凹面镜,能把人面孔放大,凸面镜能把人的面孔缩小。

4. 古物至巧,正由民醇故也。民醇则百工不苟。后世风俗虽侈,而工之致力不及古人,故物多不精。

出自《梦溪笔谈·器用》。古代的器物极其精巧,正是因为当时的人淳朴。人淳朴,工匠们做工就不会马虎。后世的风俗虽然崇尚华丽,但是花在做工上的工夫比不上古人,所以制作出来的器物大多都不精巧。

5. 二十年前尝昼过县,亦历历见人物。土人亦谓之海市,与登州所见大略相类也。

出自《梦溪笔谈·海市蜃楼》。二十年前,曾经在白天经过这个县,也很清晰的见到了人物。当地人们称这种景象是海市,和登州时候所见到的景物,大致相同。

6. 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则来。白雁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

出自《梦溪笔谈·杂志》。北方有一种白雁,模样像雁,形体很小,是白色的,深秋时飞来。白雁飞来时就会出现霜降,黄河北面的人把它叫做“霜信”。

7. 月本无光,尤银丸,日耀之乃光耳。

出自《梦溪笔谈》。月亮本来就没有什么光亮,就像是银丸一样,因为太阳照射它,他才发光。

8.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出自《梦溪笔谈·杂志》。方术家用磁石摩擦针尖,针就能指示出南方,但是经常会微微偏向东方,不能完全指向南方。

9. 黄环,即今之朱藤也,天下皆有。叶如槐,其花穗悬,紫色,如葛花。可作菜食,火不熟亦有小毒。

出自《梦溪笔谈·补笔谈·药议》。黄环,也就是今天的朱藤,各个地方都有。叶子像是槐叶,花穗是倒悬的,紫色,像是葛花,可以当做菜来食用,煮得不够熟的话也会有少许毒性。

10. 今茶之美者,其质素良,而所植之土又美,则新芽一发,便长寸余,其细如针。唯芽长为上品,以其质干、土力皆有余故也。

出自《梦溪笔谈。杂志》。现在好的茶叶,它的品质向来优良,而用来培养它的土壤又肥沃,这样新芽才生长出来,就有一寸多长了,细得就像针尖一样。只有芽长的才是茶叶中的上品,这是因为它的品质、土壤环境都极其优越。

相关文章
  • “冬暖夏凉”的好房子,是如何做到的?

    中新经纬8月21电 (薛宇飞)“这好比给房子穿上了一件‘保暖棉衣’,阻止冬季室内热量的散失以及夏季室外热量的传入。”北京市顺义区杨镇棚改安置房项目设计及施工相关人士指着该项目的保温层对中新经纬表示。2025年5月1日起实施的《住宅项目规范》中提出,住宅项目建设应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上述目

  • 快手二季度营收350亿元,经调净利润56亿元

    8月21日,快手科技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期内,快手营收350亿元,同比增长13.1%。经调整净利润56亿元,同比增长20.1%。毛利率和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55.7%和16.0%。营收结构方面,线上营销服务、直播及其他服务(含电商及可灵)作为核心收入来源,对收入的贡献占比分别为56.4%

  • 让疾驰的旅途,在新塘站收获文化的温度

    8月16日,在新塘站候车大厅里,书香与欢笑交织成独特的风景,往日行色匆匆的旅客们纷纷放慢脚步,有的驻足在书架前翻阅书籍,有的带着孩子体验剪纸艺术,还有的三五成群分享着读书心得,这是“南国书香节”读书活动现场的一幕。2025年8月16日, 新塘站“南国书香节”活动现场。陈芊钎 摄“这个创意太棒了!”来

  • (原创)飞行途中突然遭遇颠簸下行,乘客:失重感强烈 遗言都留了,国航回应:目前航班正常飞行

    (原创)飞行途中突然遭遇颠簸下行,乘客:失重感强烈 遗言都留了,国航回应:目前航班正常飞行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旗下短视频产品 】

  • 季司寒沈雨桐小说免费试读 季司寒沈雨桐第九章

    “可沈小姐那边……”方楚楚怯生生地开口。“你不用理会,”季司寒的声音骤然转冷,像淬了冰,“要是她再敢耍手段逼你,我会让她付出代价。”方楚楚却突然哭得更厉害了,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可是……没了捐赠者的身份,我以后就没理由留在您身边了。”季司寒低笑一声,

  • 滇缅公路是一条什么路?

    1945,镌刻着一个民族的胜利与重生,也是滇缅公路血肉筑就、丰碑永驻的历史坐标。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云南网、云南发布精心策划,携手云南省档案馆,依托首次对外展出的“血肉筑就抗战生命线——抗战时期滇缅公路档案文献图片展”,隆重推出“1945——揭秘档案中的滇缅公路”大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