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多地泉水复涌 “动力”从哪来?“福利”有哪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5 09:04:00    

多地泉水复涌,吸引市民游客争相打卡。我国地下水超采治理取得哪些成效?从泉水复涌到稳定喷涌,泉域治理怎样为发展提供不竭源泉?

近年来,在我国华北平原、汾渭谷地等不少地区,一度干涸、断流的泉眼又“活”了过来。比如说,北京市陈家庄泉等81处泉眼干涸多年后实现复涌;河北邢台重现“水涌百穴,甘露争溢”的美景;山西晋祠千年古泉断流30年后重新涌动……潺潺的泉流为大地增添了一份生机,也成了人们这个五一假期旅游休闲的热门打卡地。

而作为地下水水位的晴雨表,泉水复涌,是地下水水位回升的直接表现,这离不开多年来各地持续进行的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那么,我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还取得了哪些成效?从泉水复涌到稳定喷涌,泉域治理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源泉”?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是泉城山东济南的旅游文化景象。这个五一假期,天南海北的游客来到济南,在趵突泉畔听泉水叮咚,去黑虎泉边看市井烟火,感受泉水的灵动。

2003年9月趵突泉复涌。在济南市城乡水务局泉水保护处处长潘炳江看来,趵突泉得以持续喷涌,源于政策和科技等多维度的“保泉策略”。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泉水保护处处长 潘炳江:颁布了《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等,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保障泉水正常喷涌;优化城市供水水资源配置,减少约1亿立方米/年的地下水开采量;构建统筹调剂、互联互通的现代水网,达成多水源联合调度,涵养河道生态,增强地下水补给。在济南趵突泉、白泉等泉域,213个地下水位监测点构成了较为全面的地下水水位监测体系,水位监测数据同步上传至济南智慧水务平台大数据中心,实现远程分析、管理。

位于山西太原的晋祠难老泉是三晋历史名泉,名字寓意泉水长流不绝。然而,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难老泉却一度断流。太原市水资源管理保护中心主任杨锁林介绍,难老泉水位在2008年时跌到最低,低于泉口27.76米。

太原市水资源管理保护中心主任 杨锁林:泉域的水均衡系统被打破,主要原因是工农业发展,大量开采地下水、采煤漏水以及长期的降水偏枯,造成了入渗补给减少,最终造成泉水断流。

从那时起,太原市开始大力修复晋祠泉域生态系统,相继关停了200多座煤矿、2000多家高耗水企业。与此同时,通过抬升汾河二库蓄水位,加大了地层入渗对泉域的补给量,实施大规模绿化荒山,不断涵养地下水资源。太原市水务局水资源科科长张雪梅介绍,通过做好“加减法”,2023年5月,难老泉首次出流,今年1月又重现喷涌。截至3月底,监测水位高于泉口出露高程1.22米,创复流以来新高。

太原市水务局水资源科科长​​​​​​​ 张雪梅:岩溶大泉保护修复和地下水超采治理,背后是我们用水结构的根本转变,用水理念的改变。

今年以来,当地农民惊喜地发现,晋祠附近农田里的多处泉眼也重新开始涌流。晋源区晋祠镇花塔村村民王喜福对恢复种植晋祠大米信心满满。

晋源区晋祠镇花塔村村民​​​​​​​ 王喜福:现在又有了水了,在我们这片黑土地上,灌溉上难老泉的水长出来的米,那才叫个香了。

“涌在地表,功在地下。”近年来,水利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印发实施《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十四五”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等,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二级调研员李青介绍,通过瞄准华北地区及10个重点区域进行精准施策,华北地区、汾渭谷地、黄淮地区泉水流量增大,泉水位上升、部分泉水复涌,泉域保护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二级调研员​​​​​​​ 李青: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自2019年,三年滚动制定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有效恢复地下水储量。2024年相较于2018年,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分别回升3.19米和8.46米。同时在三江平原等10个重点区域推广华北地区治理模式,也取得积极成效。

从泉水复涌到稳定喷涌,泉域治理保护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乐趣,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二级调研员李青表示,将持续实施地下水取水总量和水位双控制度,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通过河湖生态补水填补地下水亏空,不断完善监测计量体系,让地下水在保障城乡生活生产供水、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维系良好生态环境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二级调研员​​​​​​​ 李青:为解决地下水“看不见”“摸不着”“测不准”难题,我们加快了地下水监测计量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国家地下水监测一期工程共计20469个地下水自动监测站,基本实现对全国地下水动态的监控。下一步,水利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地下水管理条例》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要求,持续加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力度,完善管理保护长效机制,让越来越多的泉域复涌,让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地下水超采治理带来的福利。

责任编辑:刘立江

相关文章
  • 中国出现今年大江大河首次编号洪水

    记者28日从中国水利部获悉,受近日强降雨影响,海河流域滦河出现涨水过程,28日4时30分,滦河干流潘家口水库(河北唐山)入库流量涨至2270立方米每秒,依据《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滦河发生2025年第1号洪水。此次滦河洪水为2025年大江大河首次编号洪水,列1998年大江大河有编号洪水统计以来

  • 音乐快书《济南的泉》魔性上头!跟着节奏游逛济南国际泉水节

    “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济南的泉水响当当。”7月25日晚,2025济南国际泉水节正式启幕。启动活动上,沉浸式舞台情景剧《一年四季,“泉”在济南》以新颖的表达,将“涌动泉城游泉打卡”经典旅游线路、“SpringJinan”入境游便捷政策、特色泉水宴等巧妙串联,并透过一个个动人温馨的故事,为观众呈现多面

  • 以“大保护”下活“一盘棋”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山西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沿黄九省区,不仅亲自谋划部署,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

  • 蒙观察 | 扩网提质!呼和浩特将添40处再生水取水点 年节水超200万立方米

    6月18日,呼和浩特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通告,为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推动可持续利用,呼和浩特春华水务集团计划开展城区再生水取水点新建工程,总投资1200万元,拟新增40处再生水取水点,预计年增节水能力超200万立方米。据了解,此次工程旨在用足用好再生水资源,扩大再生水供应范围,提升其在市政

  • 山西省迎泽区发布雷暴大风蓝色预警

    太原市气象台2025年06月12日20时55分发布雷暴大风蓝色预警信号,预警区域:所有乡、镇(街道)。预计未来6小时预警区域将出现雷暴大风天气,阵风风力达7级以上或有较强雷电,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风防雷工作;2

  • 关于太山景区东坪区域建筑物局部塌陷情况的通报

    2025年6月3日14点15分左右,太山景区东坪区域建筑物局部塌陷。塌陷建筑物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山龙泉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之外,不属于文物。本次塌陷建筑物约350㎡,周边地面出现塌陷、裂缝。塌陷未造成人员伤亡。2022年7月,受强降雨影响,太山景区东坪区域山体曾发生局部塌陷,塌陷区及周边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