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著名学者葛剑雄:两条“母亲河”保证了中华文明的长盛不衰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4 12:21:16    

大河跟人类文明有密切的联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处于温带的东西流向的河流。“在世界各国,只有中国完整地拥有两条世界级的大河。”3月23日,在南京大学召开的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学术研讨会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在探讨长江文明的同时,不能忘了黄河文明。

葛剑雄分析了黄河与长江在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互动关系,并指出,正是由于黄河和长江的交相辉映,才保证了中华文明长盛不衰。

在距今6000年—5000年这段时间,黄河流域已成为人类最适合生存的地方。到了3000年以后,随着气候的变迁,黄河流域逐渐变得寒冷干旱。加上战乱频仍,黄河流域的人口大批南迁,包括统治集团、社会的精英、高素质人口和大量的劳动力,持续不断地迁入长江流域,给长江流域输送了大批人才,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葛剑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江、黄河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都是中华文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条件,在不同的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一般来说,从唐宋以后,长江就是中华文化的“引领者”。“不仅是我们这一代,很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是在长江流域生长和发展的。这里面就反映出一种文化认同,我们现在讨论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等等,但在文化主体上我们应该承认,还是从黄河流域传播来的。”葛剑雄表示,人不能离开自己生存的地域和环境。曾经的黄河流域是最适合生存的环境。由于气候变迁,长江流域优良的地理环境变得更加适合发展,于是才产生了人类的迁徙和文化的传播。

葛剑雄是地道的“江南人”,“我生在江南,家在河边,到了上海依然也是在长江边。一辈子喝长江水,长江文化滋养着我们。”但葛剑雄提醒,从历史的视角看,我们享受的不仅是长江文明的哺育,而是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共同的滋养。“包括我们接受的文化,哪一个不是在中原形成,再传播过来的?尽管我们喝的是长江水,但我们的文化中包含了两条‘母亲河’。”

葛剑雄建议,今天的我们不应该满足于只继承自己的文明。“世界上重大的文明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长远的讲,人类必将走向文明互鉴的前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摄影 赵亚玲

校对 王丽丽

相关文章
  • 布达拉宫将闭馆3天

    据西藏日报消息,布达拉宫管理处8月17日发布公告:为配合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同时对参观殿堂文物的设施设备开展维护和检查,进一步提升市民、游客的参观体验感,布达拉宫将于8月19日、20日、21日闭馆3天,于8月22日起正常开放。已预订闭馆期间门票的游客,可选择在8月22日、23日延后参观,

  • 山海学院|付舒×韩芸啸:电影调色全流程

    山海学院MaP Film Academy山海学院由羊城晚报“向山海走去”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发起创立,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的青年影人培育平台。学院汇聚国际获奖导演、编剧、制片、摄影、剪辑、声音、调色、配乐等一线创作者,亲授行业真知与实战经验,提供覆盖影视创作全流程的系统化实战课程与项目孵化指导。依托山海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24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17日发表《2024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揭示在权力与资本合谋之下,美式人权被异化为政治“秀场”上的道具和权力“赌场”中的筹码,背离了人权的核心价值和本质要求。报告分为“序言”“美式民主:金权游戏的狂欢”“民生福祉:底层民众的挣扎”“种族主义:少数族裔的枷锁”“脆弱群体:妇女儿童

  • 姜染沈泽川(沈泽川姜染:+后续+结局)完整全文在线阅读_姜染沈泽川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沈泽川姜染:+后续+结局)

    沈泽川离开后,偌大的公寓里,寂静的有些可怕。姜染忍不住拿起手机,再次点开微博。依旧是“99+”的私信。随便点开一个,就是谩骂。�姜染,劈腿好玩儿吗?要不要把你的某个地方缝起来。】后面的话,一个比一个难听,姜染习惯性一个个点完后,删除……今天沈泽川的演唱会还上了热搜。其中两条还是关于自己的。——沈泽

  • 太突然!62岁李连杰公开病床照

    8月17日,李连杰抖音账号更新视频并配文:最近又经历了一次无常的试炼。视频显示,李连杰本人躺在病床上,还配有一张外拍手术室的照片。网友纷纷询问:怎么了,祝早日康复。此前,李连杰曾多次被传乌龙死讯。对于相关传闻,李连杰也曾笑称有网友说他“死了那么多次都没死”。据中新文娱报道,2023年11月,李连杰在

  • 导师:“醒了吗?”我:“可以醒!” -_-→O_O

    迷迷糊糊的清晨睡眼朦胧地拿起手机“导师:☎️未应答”大脑CPU强行启动(虽然其实还没醒,但是)“可以醒~”近日有同学分享了自己与实验室小伙伴的对话日常网友:“研究生有自己的‘清醒剂’~”评论区网友纷纷分享自己“锻炼”出的全方位“辨别”导师的神奇本领一声“导师来了!”研究生们开启了一天的科研日常然而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