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联播一瞬:流失海外79年后,两卷战国帛书回归祖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10:15: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文物回家!日前,迄今最早帛书——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在流失海外79年后回归祖国。推动流失文物追索返还,我们一直在努力!
监制丨彭娜
制片人丨姚勤
编导丨焦健 杨艺
剪辑丨李超越
相关文章
-
6月28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音乐演唱会暨“昭”之即来·平悦暖心文明实践活动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上午9时,活动在激昂的《祖国不会忘记》大合唱中拉开帷幕。来自昭平县老年大学的学员们精神饱满,先后表演了《我和我的祖国》《祖国妈妈在身边》等经典红歌,以及《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大地飞歌
-
大皖新闻讯 6月30日,有网民发帖举报,河南焦作一男子自称是考古工作者,却直播带货售卖铜钱箭簇等,疑似贩卖出土文物。涉事男子在回应大皖新闻记者时称,他是在考古现场工作的技工,所售卖的物品并非真的出土文物。焦作市以及河南省文物考古部门均表示,该男子并非他们单位工作人员。网民举报“考古人”开直播贩卖出土
-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2024年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列入新职业名单。在这群活跃于文博与潮玩交叉地带的“年轻力量”中,90后的曾舟,让三星堆的文物青铜神树、大立人“动”了起来,也让国宝变成地方美食的“代言人”。从博物馆走向市场、走向世界,曾舟和他的团队,不断用创新的文创产品讲述中国故事,也激发着一
-
“文化是民族的根。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同时也作为一名山西籍作家,我将持续关注文物保护、促进文学创作、推动文旅融合、讲好中国故事,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骏虎委员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广胜寺镇碧霞圣母宫调研。从矗立于凤凰山巅的隰县小西天,到耗费140年拼出的大型“积木”应县木塔,游客熙熙攘攘
-
【开栏语】巍巍中华,悠悠南粤,文脉绵长,瑰宝生辉。2025年6月14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阶段性成果展在潮州展出,最新呈现全省各地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阶段性成果。广东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先行地,历史文化遗产丰富
-
本文转自【新华社】行政部门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不力,检察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职却不为所动,怎么办?最高人民检察院6月14日发布了一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体现出“当诉则诉”的监督刚性。2014年,由于管理单位操作不当,山东青州驼山石窟的部分造像被油漆污染,文物原有历史风貌遭到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