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大学生心理健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15:10:00    

阮一帆 彭娅珲

当代大学生身处科技指数级发展、文化多元交融与社会思潮更迭的时代,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复杂严峻,引发教育领域从理论到实践的多维度关注。传统心理健康干预手段存在覆盖面有限、精准性不足等局限。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新语境和新方案,高校须以安全为底线,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模式。

范式革新:从滞后干预到精准预防

范式转换。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模式往往是在学生心理问题凸显后才启动干预,而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持续、全面的监测和分析,通过整合多维度信息,构建起敏锐的预警机制。

品质跃升。传统“一刀切”的通用心理健康干预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人工智能借助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能够为大学生绘制出精准的心理画像,深入挖掘其心理特质,从而为大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方案。

立体洞察。传统心理健康评估长期受限于单一模态数据,其静态离散的测评方法难以捕捉心理状态的动态演变。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构建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模型,可以实现数据模态的拓扑整合,促进干预策略的循证优化,从而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创新发展。

底线保障:建立系统性解决方案

守护数据隐私安全。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心理健康需依赖大量学生信息,但数据处理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因此需构建全生命周期数据防护体系。在数据采集、存储与传输环节实施全链路加密,完善基于属性加密技术的动态访问控制系统,实现角色(学生/咨询师)、场景(教学/科研)、时空(校内/校外)维度的权限精确管理,充分保障学生知情权和同意权,实现数据使用过程的可视化监管。

以人文关怀为基石。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面临三重挑战:情感共鸣机制缺失、人机交互异化倾向以及技术可及性差异,这些困境可能诱发技术实用主义偏差与伦理风险外溢。为此,需要建立三级伦理防护体系:第一层级,由高校伦理委员会建立人工智能应用准入标准;第二层级,要求心理咨询师对人工智能生成的测评报告进行临床验证;第三层级,通过数字素养课程引导学生建立技术认知框架,明确人工智能工具的辅助定位,最终达成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

构建融合型培养体系。高校可以实施“三维联动”改革方案:在学科建设维度,推动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深度交叉;在课程体系维度,开发“人工智能心理干预技术”等新型课程;在实践教学维度,搭建校企联合实验室与临床实训基地。特别要通过心理教师的技术研修与工程师的伦理培训,培育能够驾驭“技术向善”理念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全域探索:实现服务的智能化转型

智能心理评估系统。基于校园卡消费数据、可穿戴设备生理指标、社交媒体语言特征等多源异构数据,运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动态心理画像。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解析文本情感倾向,结合面部表情识别系统捕捉微表情变化,建立涵盖认知、情绪、行为三个维度的心理健康评估模型。该体系需设置数据采集伦理审查节点,确保学生隐私权益。

个性化心理干预平台。依据评估结果实施差异化管理:对心理健康个体推送预防性正念训练课程;对亚健康群体提供认知行为疗法数字模块;对高危个体启动人工心理咨询师介入机制。开发智能咨询对话系统时,需嵌入情绪危机预警模块,当检测到自杀倾向等高风险信号时自动转接人工服务。

智能化创新实践。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社交焦虑脱敏训练场景,通过增强现实技术演示情绪管理技巧。开发智能推荐引擎,根据学生近期心理状态推送定制化学习资源,如针对考试焦虑群体推荐呼吸调节动画教程。建立“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模式,在传统讲座中嵌入人工智能互动环节,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代际吸引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

相关文章
  • 专访|服贸会对全球融合发展贡献显著——访日本亚洲成长研究所所长戴二彪

    新华社东京9月11日电 专访|服贸会对全球融合发展贡献显著——访日本亚洲成长研究所所长戴二彪新华社记者刘春燕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10日在北京开幕。日本亚洲成长研究所所长戴二彪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服贸会近年突出展示中国在数字服务、人工智能、金融科技

  • 人工智能发展必须守住安全底线

      近年来,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迎来新的发展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入渗透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贴近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深刻重构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文明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  图为2024年1

  • 以读立校 他用阅读唤醒乡野成长力量

    赵国彬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们讲阅读。 受访者供图春风化语教育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每个师生都有创造奇迹的可能;教育唯一的确定性,就是每个师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在辽宁省朝阳市的群山之间,乡村学校的铃声伴着晨光响起数十载,赵国彬的身影在其中穿梭了32年。他让薄弱村小率先实现“数字班班通”,让书香浸润乡野校

  • 交口:交通安全“第一课” 点亮平安“开学季”

    丹桂飘香,金秋九月。又是一年开学季,为进一步强化广大师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涉生交通事故,交口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秋季开学为契机,组织民警深入交口一中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为新学期交通安全教育注入新活力,全面点亮学生“平安上学路”。活动中,民警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出行特点和校园周边道路

  • 复旦大学迎新!4300余名2025级本科新生来啦

    8月31日,来自全国各地和全球60多个国家的4300余名2025级本科新生,开启了在复旦的求学生涯。复旦多部门协同联动,以AI赋能效率,为新生提供人机协同的咨询服务;全校师生和志愿者齐心协力,全流程护航新生入校报到,全链条助力新生在首月的融入适应;校史文化承载着百廿荣光,激发新生在百廿的专属记忆里传

  • 与时代共昇腾 华为携手全爱科技上海AI分享会圆满举办 探智能转型新路径

    与时代共昇腾 AI 落地应用分享会圆满举办夏日的大零号湾涌动着AI创新的热潮。2025年8月29日,“与时代 共昇腾 AI 落地应用分享会(上海站)” 盛大启幕。本次活动由华为、全爱科技主办,汇聚华为、节卡机器人、复瞰科技、上海交通大学、耐欣科技、宝螣生物、复旦大学等知名企业与高校的专家学者,以“A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