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拧紧“节水阀” 做活“水文章”——看太原如何探索严重缺水城市水资源集约利用新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07:10:00    

  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灵魂。

  作为一座严重缺水城市,太原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16,水资源问题始终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命题。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市城管部门始终将城市节水放在城市管理工作的优先位置,不断提升城市水资源集约节约水平,努力探索“以水活城、以水润城、以水兴城”的创新发展路径。

  爱水护水 从“政府行动”到“全民参与”

  “淘米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板的水可用来冲厕所……”5月11日至17日2025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期间,市城管局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中心将一场场节水用水小课堂,送进小区、单位、学校,参加者既有小区居民和基层干部,也有幼儿园小朋友和在校大学生,大家悄然念好了精打细算的“节水经”。

  在太原,爱水、节水日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越来越多的家庭、企事业单位想方设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水妙招”“节水典型”不断涌现。

  在山西医科大学,小便池冲厕装置——水满即冲式更换成了节水型红外感应式,厕所蹲坑安装了汽水增压阀,学生浴室喷头加装气水膨化阀并安装启用了刷卡洗浴智能控水器,水龙头也装上限流恒压阀,食堂用上节水型洗碗机……学校人均用水量逐年下降。“每套装置的节水效率在30%至70%之间。”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中心供水管理科科长祁祺介绍。

  节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和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引导全社会形成爱水、护水的理念,树牢“惜水如金”观念,越来越多的单位拧紧水龙头,多了一点“精打细算”,少了一些不以为然,共同守护好太原“水缸子”。

  管水用水 从“缺水之痛”到“高效节水”

  水资源不仅是太原的灵魂,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面对人均水资源量严重不足这一“缺水之痛”,太原以系统治理破解发展难题,用技术创新激活生态价值,让每一滴水都流淌着绿色发展的智慧。

  汾西重工因位于美丽的汾水西畔,“汾西”两字因此得名。为实现从“水忧”到“水优”,汾西重工投资350万元建成中水处理站,日处理生活污水500吨,满足了厂区内绿化灌溉、冲厕等用水需求;2020年起,前后共投资345万元实施电镀废水处理设备提标改造工程,日处理电镀水40吨,电镀废水经处理后车间回用,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兴华西街南排洪渠再无电镀废水排放;去年,汾西重工共投资25万元建立能源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实时监控和大数据统计分析,还投资10万元更换节水型洁具及感应龙头30余套,节约用水成效显著。

  据统计,“十四五”期间,汾西重工万元产值用新水量从2020年的1.43吨减少到2024年的0.8吨,减幅44%。该公司提出,到2027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力争达到96%以上。

  对年用水量达到一定规模的工业用水户、服务业用水户,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每三年都会开展一次水平衡测试。水平衡测试,是指对用水单位用水单元或者系统的水量进行系统的测量、统计和计算,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水平衡结果和用水单位在取、供、用、耗、排水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判定,挖掘节水潜力,提出可操作的节水改进措施的过程,推动相关单位万元产值取水量的逐年下降。

  2024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14.32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7.77立方米,分别比2020年下降26.19%、23.09%,跻身全省前列。

  这座以水为魂的城市,正在新时代书写属于自己的“上善若水”篇章,让绿水青山的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熠熠生辉。

  引水治水 从“资源约束”到“人水和谐”

  碧水蓝天白鹭飞,闲倚河风观鱼肥。如今行走在汾河河畔,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各种鱼类在水里畅快地游着,一幅人水和谐的美好画卷正在并州大地上徐徐铺展。

  “九河”复流,通过引入中水,将破除太原水资源短缺的约束,为汾河带来新的生机。5月17日,玉门河复流项目工地,河道清淤、堤岸修复、生态堤防建设如火如荼。这里将投资1.5亿元,在污水处理厂的中水获得“新生”,满足百姓盼水、见水、亲水、乐水的需求,打造全新的生态廊道,积极推动从“治水”到“活水”的转型。目前,城管部门正在推进城南、汾东、晋阳三座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提升改造,确保达到包括玉门河在内的“九河”复流水质要求。

  水资源的价值觉醒,不仅体现在生态功能的恢复上,更在于将其转化为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动能。

  拥有1500亩各类苗木的太原市园林科创服务中心,采用滴灌这样一种更为节水的灌溉方式。去年,在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中心大力支持下,该中心对圃地内苗木浇灌系统进行提升改造,将原来的滴灌管网接入智能灌溉系统,不仅能实时监控土壤的温度、湿度等信息,还可以根据天气、苗木品种、苗木土壤水分含量等信息由系统自动采集,为苗木提供灌溉依据。滴灌直接将水输送到根部,蒸发量降低60%至70%。市园林科创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接入智能灌溉系统后,可实现更精准、更高效的灌溉,相较之前的传统滴灌模式,可再次达到节水20%至30%,极大地提高了灌溉的效率和效果。

  太原的节水、治水实践,融合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多重目标,生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城水相衬、山水相映、林水相依的城市景观,正在成为太原城水共生、人水和谐的亮丽名片。

  记者 任晓明 太原日报

相关文章
  • 重庆第1眼 | 从“方寸之美”到“安居之便” 超大城市治理扩大百姓“幸福半径”

    最近,我市发布《2025年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地图》,以235个城市公园、356处共享绿地的布局,将“方寸之美”转化为市民“看得见”、更“走得进”的幸福空间。而在这份共享地图的背后,是重庆在“生态之优”与“安居之便”上的双向发力,超大城市治理,如何扩大百姓的“幸福半径”?今日一起聚焦。不久前,位于两

  • 拧紧“节水阀” 做活“水文章”——看太原如何探索严重缺水城市水资源集约利用新路

      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灵魂。  作为一座严重缺水城市,太原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16,水资源问题始终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命题。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市城管部门始终将城市节水放在城市管理工作的优先位置,不断提升城市水资源集约节约水平,努

  • 月入1.2万元负债1.2亿元,一对夫妻申请破产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发布了一起破产清算申请公告,一对月收入1.2万元的退休夫妻,申报了超过1.2亿元的债务。记者从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破产申请公告中看到,63岁男子刘某和62岁的牛某为夫妻关系,两人均申报目前退休状态,其中妻子牛某申报每月收入6528.47元;名下登记有深圳市外房产2套,估价合计44

  • 山西省第四届革命文物故事宣讲推介活动落幕 太原市2名选手获评“十佳讲述人”

      “初心启程,山河铸魂”山西省第四届革命文物故事宣讲推介活动日前落幕。决赛中,全省33名优秀选手经过激烈角逐,评选出“十佳讲述人”,太原市2名选手在列。其中,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的石玉获第一名,太原解放纪念馆的李君获第八名。  活动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山西省博物馆协会、山西省文化遗产保护

  • 青年与上海共成长,第6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午开幕

    今天上午8时30分许,上海中心大厦二楼会场的座席已经坐满了一半,此时,距离第6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下文简称“论坛”)正式开幕,尚有一小时。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这样的迫切心情,正是上海青年投身创新创业洪流的真实写照。上午,以“青年与城市共成长”为主题的论坛在永久会址上海中心大厦开幕。论坛围绕

  • 年薪超800万元?零跑汽车董事长:仅8万元

    5月7日晚间,针对近日网传的“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2024年薪811.9万元”,朱江明在个人视频号发布了一段接受采访的视频。视频中,朱江明称自己当前年薪为8万元,仅用于每月缴纳社保,与网传年薪811.9万元信息不符。朱江明还透露,从创立零跑到现在,自己总共领的薪酬可能不到200万元。图 / 朱江明个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