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特朗普汽车关税来袭 美新车价格将迎大涨 工薪阶层首当其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9:50:00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王雨晴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特朗普表示,对汽车征收的25%关税将于4月3日生效。

尽管特朗普政府宣称,加征汽车关税是为了重振美国汽车制造业。但不少专家提出质疑,认为加税将增加车企生产成本,抬高汽车价格,导致销量下滑,甚至导致美国车企大规模裁员,损害美国经济和消费者利益,并可能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压力。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分析指出,美国政府认为加征关税可以让美国消费者购买本国产品,从而最终实现美国所谓的“重振制造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德国两大汽车制造商大众集团和宝马集团日前分别宣布,第一季度在美国市场销量呈现增长。德国大众集团2日表示,其2025年第一季度在美售出约8.79万辆汽车,同比增长7.1%。此外,大众旗下的奥迪公司3月销量同比增长8%。宝马集团方面,其旗下品牌宝马第一季度在美国市场共售出约8.76万辆汽车,同比增长3.7%,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超过25%。德新社2日称,德系车近期在美销量增长,可能由于一些美国消费者对政府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后果的担忧,从而提前购车。

据路透社3月31日报道,美国密歇根州的两大商业团体——底特律地区商会和汽车与出行协会日前已联合致信白宫,强烈反对新关税政策。信中强调,该州有1000多家汽车供应商,每五个工作岗位中就有一个与汽车相关,汽车行业每年为该州贡献约3000亿美元经济产值。实施关税,由此造成的成本激增将严重破坏供应链,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家庭将被迫承担更高的车辆成本。

此外,路透社报道称,在美国市场,售价低于3万美元的新车几乎全部依赖进口,通用、福特等美国车企为追求利润,已战略性放弃在美国生产低价车型。行业分析人士警告称,新的关税将彻底迫使车企放弃生产低价车,并进一步挤压工薪阶层的购车选择。

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预测,关税可能导致美国新车价格平均上涨约1万美元,从而使美国汽车销量从年增长1%转为下降3%。消费者在高通胀压力下将被迫延后购车或转向二手车市场,这同样会推高二手车价格。因此,关税只会损害而非帮助美国汽车业,并加速美产业链空心化。

相关文章
  • 槲皮素十大护肺品牌口碑榜?槲皮素护肺效果哪家强?品牌口碑揭晓

    近几年,肺部健康成为全民焦点。雾霾、二手烟、厨房油烟叠加新冠、甲流等呼吸道疾病,让“如何养护肺脏”成为日常刚需。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约有30%的肺部疾病与空气污染直接相关,其中肺结节、慢阻肺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面对这样的健康挑战,槲皮素因其“抗氧化、抗炎、清除自由基”的独特作用,被医学界誉为“肺部守

  • 他借美国枪杀案抹黑中国,外交部驳斥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国一些政客动辄拿中国说事、散布虚假信息污蔑抹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9月12日例行记者会。会上彭博社记者提问称:据报道,美国犹他州州长斯潘塞·考克斯今天在讨论追捕杀害美国保守派社会活动家查理·柯克的凶手时说,看到来自俄罗斯、中国和世界各地的网络聊天机器人试图灌输虚假信息并鼓励暴力

  • 俄总统新闻秘书:任何制裁都无法使俄改变一贯立场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8日对媒体表示,过去数年,西方对俄制裁毫无效果,任何制裁都无法迫使俄改变一贯立场。佩斯科夫在接受俄媒采访时表示,俄方注意到多名美国官员的对俄制裁表态,可以肯定地说,西方过去数年来对俄实施的“史无前例”的制裁“毫无效果”,正如俄总统普京曾多次表示,“任何制裁都无法迫使俄罗斯改

  • 委内瑞拉谴责美方挑衅行为 强调拉美团结捍卫和平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当地时间9月5日,委内瑞拉外交部发布声明,谴责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及反委势力煽动仇恨、企图以“打击毒品”为借口发动军备竞赛。声明指出,打击毒品不应通过入侵领土实现,而应在遵守国际法的前提下通过逮捕和缉拿来完成。声明强调,美国派遣军舰的行为违反国际法及人权准则,遭到全球广泛抵制

  • 《求是》文章:怎么看美国右翼民粹主义?

    近年来,以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为显著特征的美国右翼民粹主义思潮,深刻影响美国政治生态。特别是当前,美国右翼民粹主义思潮呈现体系化、意识形态化、政治纲领化的发展态势,以“让美国再次伟大”(简称MAGA)理念为核心的民粹主义意识形态与政治运动日益成熟,成为重塑美国政治生态、推动右翼民粹主义扩张的核心动力,

  • 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撤销!

    商务部:坚决反对美国撤销三星等三家在华半导体企业“经验证最终用户”授权。针对8月29日美国商务部将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以及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移出“经验证最终用户”授权名单,商务部新闻发言人30日表示,美方此举系出于一己之私,将出口管制工具化,将对全球半导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