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雯
“天气好,不少客人来枇杷地钓鱼,还钓到好几只大甲鱼!”
“野白沙正好成熟,我摘了些给钓鱼的客人尝鲜——好多人不太会挑,总采到酸果子。”
超山青梅采摘季,丁山河漾枇杷黄,在杭州临平塘栖枇杷原产地超丁村,果农陆女士家的枇杷地今天(5月10日)迎来首批游客。

青梅熟 枇杷黄 记者 施雯 摄
前日杭州一场及时雨“浇灌”即将成熟的枇杷林,虽偶见裂果,但随后持续晴好的天气,让枇杷的成熟度与品质显著提升。
周末,村里地头自助采摘枇杷20元/斤,已摘好的野白沙零售价15元/斤,本地红毛丫头12元/斤,新鲜果香引得游人驻足。
“个头大一点的是硬条白沙,下周成熟后卖15元/斤,小点的软条白沙,入口即化更好吃,也要下周成熟,到时要卖20元/斤。”陆女士地里有100多棵枇杷树,去年卖枇杷的收入就有三四万元。她今早发现地里还是裂了些枇杷,整体产量略有打折。

记者 施雯 摄
本周末,超丁村与莫家桥村作为早熟产区,已率先开采红毛丫头与野白沙两个本地品种。
产区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塘栖枇杷的种植面积1.5万亩,预计今年产量5000吨,今年集中上市期有所提早,大约在5月15日前后,主打品种为硬条白沙和软条白沙。”

记者 施雯 摄
临平气象数据显示,自1月以来,枇杷产区降雨量较往年同期偏少超50%。
当地农技部门调研发现,少雨带来双重影响:一是今年枇杷果个整体偏小,二是果实糖分积累更足,口感更浓郁。
尽管体型稍“缩水”,塘栖枇杷仍维持往年价格——这份“个小味浓、价稳情浓”的坚守,正是记者连续十多年走访产区的深刻记忆。

精品套袋枇杷 记者 施雯 摄
塘栖枇杷产区涵盖临平区塘栖镇、东湖街道、崇贤街道三个老塘栖地理单元。
当地最大生产联盟拥有68位社员、1100多亩种植面积的塘栖枇杷专业合作社透露,白沙枇杷集中上市需等到5月15日后,最晚熟的塘南片(东湖街道)白沙枇杷将于5月20日后入市,本地零售价约15元/斤,4斤装精品果快递大约是160元/箱。

露地白沙枇杷采摘 记者 施雯 摄
合作社采用统防统治管理模式,每年代销枇杷营业额超百万元,有团购需求可拨打服务热线0571-89021805联系莫社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