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技“焕”新!“黑科技”助力河源开启“智慧春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8 17:2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胡星访

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仅让春耕备耕更加数智化,同时还引领农业机械行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记者从深圳市乡村振兴局获悉,2025年河源计划全市春播春种面积约138万亩,相比去年增加1.5万亩。当前,河源春耕生产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各地顺应农时开展浸种育秧、引水办田、播种移栽等各项工作,掀起春耕生产热潮,其中春播已完成30%左右,水稻育秧工作已基本完成。

2025年河源市春耕生产暨支农服务下乡现场会召开,“科技范”满满的农机装备精彩亮相。(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关系着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河源市副市长谢春艳在现场会强调,各县(区)要坚决扛起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将任务分工进一步分解落实到镇、到村、到地块。同时,应加强统筹整合,全面放大政策协同叠加效应,集中力量办大事。

河源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邓春华介绍,河源将大力推广机械化水稻水直播、旱直播,无人机精量播种,合理密植机械插秧等先进模式,特别是水直播、旱直播技术,力争实现“一天播种80亩”的高效作业。

良种是提单产的“芯片”。2025年,东源县将朝着省级水稻制种大县的目标打造,将制种面积扩大到1万亩以上,力争建成粤东面积最大的水稻制种基地。

良技良法是保障粮食丰收的关键。除了建设示范片以点带面助力良法推广以外,各县(区)还将组建农技服务队伍开展“春耕科技下乡”行动,深入生产一线宣传良技良法。

建好良田是夯实粮食生产的基础。邓春华强调,应抓紧谋划2025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一批群众满意认可、区位优势明显、地势平坦、相对集中连片、具有较好示范辐射带动能力的民心田、高产田、示范田。

田野上,无人机平稳升空,沿着路线精准喷洒农药。转眼间整片田就铺满了嫩绿的秧苗。在春耕现场,智慧农机个个“身怀绝技”“大展身手”,为粮食安全筑起“防护网”。

“目前我们的自走履带式旋耕机一天最多能够连片作业200亩,小田块则能作业80至100亩。”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工作人员张红敏介绍。

在现场,大疆创新的T70系列农业无人飞机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今年的新机型安装了双目视觉和雷达,更在遥控器上安装了AI,能够实现自动绕行、避行。”大疆创新解决方案工程师钟笑力介绍。

大疆农业无人机在田中作业。(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现场会上,与会人员参观了“小田变大田”试点。在总结“小田变大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河源鼓励各县(区)因地制宜以加强土地整治为抓手,探索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提高耕地宜机化水平新路径。

相关文章
  • 携手产业育匠心 订单培养“订”未来

    “我们这套训练体系覆盖了从千吨级货轮到万吨级货轮的操作规范,通过模拟真实作业场景,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在河南省周口航运中等专业学校的实训场,身着统一制服的学生专注地进行着船舶靠离泊撇缆绳实操训练。该校指导教师安文银介绍,学校为周口及周边区域的航运事业和产业升级输送了大量人才。 近年

  • 8月17日《山东省海洋预报》:黄海北部将有1.0-1.5m的轻浪到中浪;黄海中部将有1.0-2.0m的轻浪到中浪;渤海将有0.8-1.2m的轻浪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6日讯 17号,黄海北部将有1.0-1.5m的轻浪到中浪,浪向南;黄海中部将有1.0-2.0m的轻浪到中浪,浪向南;渤海将有0.8-1.2m的轻浪,浪向南。请大家减少海边休闲娱乐,适当开展海上交通航行以及捕捞作业。闪电新闻记者 魏敬雨 报道

  • 大风蓝色预警!阵风7级以上!

    锡盟气象台8月15日8时13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锡盟将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工作;2.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

  • 湖南嘉穗农业:科技加持,让田野结出更多“嘉穗”|湘商,向上⑪

    编者按:湘商,向上!湖南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宣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湖南日报联合省工商联推出《湘商,向上!》专栏,讲述我省民营企业家和各级商协会在党委政府鼓励、支持、引导下,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

  • 山西朔州:让农民灾后保粮有底气

    这几天,站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马营河村的玉米地边,望着自家长势喜人的150亩玉米田,村民姚艮虎总会想起7月末那场强降雨后的揪心场景。“当时看着积水里的玉米棒子,真怕这季庄稼就这么全完了。”他抹了把汗,语气里仍带着几分后怕。危急时刻,县农业农村局的调度车呼啸而至。“县里调配的抽水泵一到,村干部立马组织

  • 攸县1万多亩青贮玉米开镰收割

    红网时刻新闻7月23日讯(通讯员 李青)眼下,攸县1万多亩青贮玉米陆续进入成熟期,各种植户们纷纷抢抓晴好天气,组织人力、机械开展收割工作。在宁家坪镇田心村青贮玉米种植基地,大型收割机穿梭在“青纱帐”里作业,一排排玉米秸秆在齿轮的旋转中收割进机器,粉碎、压缩成“圆柱”后被抛出收割机,后面的打捆机对其同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