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加快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3:19:00    

【光明论坛】

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十年来,全社会国家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特别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已成为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关键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鼓励国家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提出“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安全形势,有必要加快国家安全领域科技创新,以鲜明的实战实用导向引领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程。

当前,国家安全的科技含量与日俱增。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国家安全集各领域安全于一体,是全面、系统的安全,是共同、整体的安全。近十年来,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持续丰富,领域不断专业化,已经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生态、资源、核、网络、金融、粮食、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工智能、数据等诸多领域,并且还将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不仅军事、经济、核、网络等领域明显受科技影响,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工智能、数据等越晚近的国家安全领域,甚至是大国科技竞争的某些关键细分领域,其安全水平也和本国在该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息息相关,其安全建设天然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赋能。

更进一步来看,许多重大安全风险挑战往往“风起于青萍之末”,表现为关键数据的异动、关联信息的异常、各类风险的传导与叠加等。这就要求国家安全治理在前端的态势感知环节“明察秋毫”“见微知著”,物联网、大数据和量子计算等新兴科技成为预警国家安全风险的“神兵利器”。随着全球和地区性安全风险持续增多,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呈现出内外联动、跨域传导、突变放大等特点。这要求国家安全治理在后端决策环节实现科学化、精准化、动态化与智能化,通过云计算、元宇宙、人工智能等辅助决策技术的集成应用,取得“拨云见日”“一针见血”的效果。

目前,国家安全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还有待完善。比如在科研活动的评价中,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为导向的评价依据尚显欠缺,除专门机构外,科技创新主体对国家安全领域的需求关注较少。再比如,社会对国家安全科技的价值理解不深,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前沿科技的横空出世,社会主流讨论大多就科技本身及其产业效应“鼓与呼”,往往忽略了从国家安全角度的解读和阐释。

加快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是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影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局。它事关国家安全治理和科技创新治理两大体系,广泛涉及军事治理、生态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等诸多方面,需要统筹的资源多,需要协调的事务细。这就要求在项目、资金、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完善“量体裁衣”的制度设计,有效形成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的多方合力。

引导科技创新主体重视科研活动的国家安全价值。首先,在常规层面,可对应当前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在财政资金支持或国有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考核指标中,增列体现科研成果国家安全价值的内容。其次,可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省部级科技类奖励等标杆层面,丰富并提升国家安全维度的指标权重。此外,在科研工作者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也应充分考虑其科研成果对国家安全的贡献。

依托科技智库加强全民国家安全科普教育。维护国家安全是一项正义的事业,不仅要坚定不移地“做”,也要理直气壮地“说”。加快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应发挥科技智库的专业优势,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科普活动,增进各个群体对科技赋能国家安全的理解,同时不断创新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内容、方式和载体,营造重视国家安全、关注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尽快完善国家安全科技赋能的制度保障。相关机构应着眼国家安全科技赋能的目标导向,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依法在战略及政策层面不断完善利于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的体制机制。积极打造“科技+国家安全”创新平台,增强面向国家安全的跨系统、跨部门科技创新协同性,因时而动、因势而变,高效统筹相关科研项目、经费和人力资源,形成体系性合力和战斗力,加快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

(作者:刘光宇,系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文章
  • 相差几十倍!中国新药为何只能卖“白菜价”?

    7月1日,国家医保局等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支持创新药进入医保和商保创新药品目录等五方面提出16条措施,予以创新药全方位护航。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去年中国药企完成超过90笔海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超过500亿美元。2018年以来,共149种创新药通过谈

  • 灼言|山东有“粮”策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于7月24日-26日在山东济南拉开帷幕,有关国家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知名专家学者等全球300位大咖齐聚一堂,就粮食减损全球治理、科技创新合作引领粮食减损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共同守护全球粮食安全的生命线。节粮减损何以成为全球性议题?粮食,作为人类

  • 共赴盛会!上合组织国家媒体智库代表齐聚郑州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于7月23日至27日在河南郑州举行。本次峰会由新华通讯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弘扬‘上海精神’,共建美好家园”。来自上海合作组织26个国家的150多家主流媒体、知名智库、政府机构以及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400多名代表参会。本

  • 高质量发展看山西国企:晋能控股山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宣传月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反诈防骗意识,构建全方位、广覆盖的反诈宣防体系,在“全民反诈在行动”宣传月期间,晋能控股山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活动,着力提升全员识诈、防诈、反诈意识和能力,筑牢企业反诈“防火墙”。活动中,该公司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优势,通过微信群、QQ群、电梯间等

  • 恒生科技指数实现三连阳,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等产品助力布局港股科技龙头

    截至收盘,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上涨1%,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8%,实现三连阳,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上涨0.5%,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上涨0.3%,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下跌1.1%。每日经济新闻

  • 首批“好房子”建设经验做法发布,河南两项经验入选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朱娟】7月21日,大河财立方记者获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好房子”建设经验做法(第一批)》,其中,河南两项经验做法入选,获全国推广。首批“好房子”建设经验做法总结了各地在出台推动政策、加强技术支撑、打造示范样板、强化科技赋能、优化物业服务和健全产业体系等六个方面的做法,供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