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增长49倍! 青海湖裸鲤资源 蕴藏量达12.75万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1:33:00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吴予琴)4月7日,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2024年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12.75万吨,较2023年增加0.72万吨,增长5.98%,蕴藏量较2002年保护初期增长49倍。

湟鱼,学名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系统的核心物种。为了保护青海湖裸鲤,我省先后6次封湖育鱼并持续至今,青海湖裸鲤也从“濒危”物种降为“易危”物种。为科学准确评价历年青海湖封湖育鱼成效,2024年,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利用水下声呐探测、定点捕捞等多种方法对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开展调查,并绘制了青海湖鱼类密度与生物量空间分布图。经监测,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较2002年保护初期增长49倍,裸鲤体长均值27.64厘米,体重均值0.26239千克。

2003年以来,青海通过颁布实施一系列保护渔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一批促进青海湖生态保护的重大工程,特别是实施6次封湖育鱼以及人工增殖放流,对促进青海湖裸鲤资源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海都市报》(2025年04月08日 第A2版:青海·要闻)

来源:西海都市报

相关文章
  • 3万吨“海上巨无霸”出港记 青岛引航站完成大型海工装备引航任务

    4月27日,在青岛引航站的精心保障下,无动力驳船“海洋石油229”轮载运着大型海工装备模块,在主拖轮“海洋石油681”拖带下安全驶离青岛海西湾武船麦克德莫特码头,自青岛海西湾起航前往下一港进行调试工作。青岛引航站完成万吨海工装备引航任务。青岛引航站供图引航团队克服多项技术难题无动力驳船“海洋石油2

  • 热搜第一!比大熊猫更濒危,全国仅剩1只

    4月27日#比大熊猫更濒危的动物全国仅剩1只#一度冲上热搜第一↓↓↓江苏省苏州市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生活着全球极危物种——斑鳖。这只“世界上最孤独的动物”,比大熊猫更为珍稀,目前中国境内仅存1只,全球已知存活个体不足3只。作为淡水龟鳖类进化的活化石,斑鳖已在地球上生存了2.7亿年,而今却濒临灭绝。

  • 《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 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世界第一

    4月28日上午,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下称《报告》)相关情况。《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位。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能超25万吨/年,中国占比超50%,已逐步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

  • 青海:“四季相遇在大通”文化旅游推介暨产业合作洽谈会举办

      4月24日,以“四季相遇在大通”为主题的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文化旅游推介暨产业合作洽谈会在青海宾馆举行。  推介会现场,发布森林氧吧线、食疗养生线、文化静心线等“八大精品旅游线路”,重点推荐2025年“醒春计划”、第二届“花儿餐饮”美食大比拼、“丛林森呼吸”亲子寻宝游等“四季主题IP活动”,

  • 我国青头潜鸭种群数量实现倍增

    记者19日从国家林草局获悉,近期完成的全国青头潜鸭越冬同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头潜鸭种群数量达2555只,与2012年的1000只相比实现倍增;确定重要栖息地16处。此次调查首次全面掌握了青头潜鸭种群信息,客观反映了种群保护成效。青头潜鸭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

  • 首季“开门红” 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1.7%

    4月18日,上游新闻记者从果园港获悉,今年一季度,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完成货物吞吐量664.4万吨,同比增长11.7%,成功实现“开门红”。摄影/汪彦彤在果园港集装箱码头,集卡车来回穿梭,一箱箱货物在有序流转,呈现出一片繁忙而热烈的作业景象。1—3月,果园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617.6万吨,到发集装箱量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