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守护“来自星星的孩子”|贵州开展孤独症关注日“蓝丝带”活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00:25:00    

“祝天天开心、在爱里成长……”4月2日,在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喷水池站,以“蓝丝带在行动——用善意点亮星空”为主题的公益倡导活动中,贵阳市民娄女士在“爱心寄语墙”上写下这一句对孤独症群体的祝福寄语。

当天,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这场由贵州省残疾人联合会主办、贵州省康复医院承办的活动,以“蓝丝带”为情感纽带,通过地铁主题宣传、公益倡导、社会互动等形式,呼吁全社会关注孤独症群体,传递温暖与希望。

上午9点,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各有一列“蓝丝带公益专列”从起始站同步发车。专列每一个座椅上,都摆放着“蓝丝带”主题宣传帆布袋,里面放置有孤独症关注日宣传海报一张、蓝丝带一条、孤独症孩子感谢信一封或贵州省康复医院致公众信。

一些乘客主动将蓝丝带佩戴起来,仔细阅读信件。乘客康女士是一位残疾儿童家属,她看完信件后通过媒体呼吁:“我们在关注关心关爱他们的同时,更应该平等对待他们,给他们更多融入社会的机会。”

跟随公益专列来到1号线喷水池站,可以看到一面深蓝主色调的“爱心寄语墙”,绘有繁星、丝带与“爱让星空蓝起来”的标语,吸引市民戴上蓝丝带,到寄语墙上写下祝福。

“活动主题色蓝色代表安宁、包容和希望,传达了对孤独症群体的理解和支持。”据贵州省康复医院党委书记杜飞鹏介绍,“蓝丝带不仅是一天的符号,更是持续行动的承诺。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动孤独症患儿康复救助规范、全面实施,让支持触手可及。”

活动中,部分参与者表达了希望进一步了解孤独症知识的想法。为此,贵州省康复医院特聘专家尹训涛解答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会持续终生;“五不识别法”——“不看即交流时没有眼神对视、不应即与他说话时不回应、不指即不会指认物品、不语即语言能力低下、不当即刻板行为”,可帮助家长早期发现孩子异常。

“最早6月龄时就能够表现出异常,不听信偏方,尽早到正规机构诊断干预,才有可能能避免错过治疗窗口期。”尹训涛说,“孤独症孩子有权利上正规学校,我们不要歧视他们,要尊重他们,多关爱他们。通过组织活动,让这些孩子和家长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认同感。”

“孤独症患者需要我们的理解与尊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系统理学疗法科副主任治疗师、贵州省康复医院挂职副院长刘海娟呼吁公众避免使用抽象语言与孤独症人士沟通,并尊重其自我调节行为(如捂耳朵或重复动作),“一个安静的环境和耐心的态度,比任何同情都更重要”。

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亮亮

编辑/李冰

二审/金艾

三审/李缨

相关文章
  • 贵州首趟光伏玻璃定制专列首发

    【贵州首趟光伏玻璃定制专列首发】财联社7月26日电,黔东南州凯里铁路货场内汽笛长鸣,一列搭载30个集装箱的光伏玻璃专列7月25日14时许缓缓驶出,一路向东开往华东地区东灶港,将通过铁海联运直达印度。这标志着贵州省首趟光伏玻璃定制专列正式首发。当前全球光伏产业高速增长,光伏玻璃作为核心组件,运输需求旺

  • 泰安市全域覆盖老年病、康复及护理院建设打造多层次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3日讯 近期,泰安市在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及护理院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已实现市、县两级公立机构全覆盖。这一成果为老年人构建起便捷专业的医疗养老服务网络,是泰安市深化医养结合、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一、全域规划布局,数量充沛、结构科学。目前,泰安市拥有老年病医院6家、康复

  • 90后韦子涵拟提名为副县(市)长人选,系党的二十大代表

    7月16日,贵州省黔南州委组织部发布州管干部任前公示。其中,韦子涵,女,水族,1990年1月生,大学(文学学士),中共党员,现任三都县九阡镇党委书记、一级主任科员,拟提名为县(市)副县(市)长人选。韦子涵曾任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副镇长,中和镇塘州社区办事处主任,九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等职,现任

  • 体验别样生活 收获快乐成长 中小学生“花式”实践过暑假

    7岁的张书颖假期感受田间劳作  “双减”政策实施后,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有了更多时间走出去,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有人回老家感受田间劳动;有人报了夏令营锻炼生活技能;还有人跟着父母体验一线工作……孩子们在“花式”实践中,度过充实而精彩的假期。  1 田园乐趣  7岁的张书颖,就读于青年路

  • 紫牛热点 | 3岁男童因“打呼噜”入院做手术,昏迷不醒多天,被初步诊断可能“脑死亡”

    近日,广东湛江3岁男童小苏经历扁桃体手术后被初步诊断可能“脑死亡”的事让人揪心。他于6月27日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鼻内镜下腺样体+双侧扁桃体囊内切除手术,然而术后,他持续昏迷不醒,中间经历抢救,后脑电图异常。家属李女士告诉记者,“孩子是因为口呼吸和打呼噜去医院看病的,这么点小事情,没想到是这个

  • 画里有话|医美当“高考奖励”不可取

    进入暑假,不少医院皮肤科、整形美容门诊里多了很多高中毕业生的身影。据多家医院估算,每年暑假整形美容科业务量增加三成,这些增量以高中毕业生为主。不少孩子和家长表示,医美是高考奖励。有家长认为,在外貌上建立优势有利于孩子社交、求职,甚至还有家长催促孩子去做微整形。(据央视新闻7月8日报道)拿医美当“高考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