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AI老人言”走红网络,靠谱吗?当心营销套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8:11:00    

来源:【厦门日报】

△近期走红的“AI老人言”短视频。

“孩子别往下滑了,有人托奶奶送你三句话”“划走就是你的损失,记住这几句让你受益一生的老话”……你见过以这种方式开头的短视频吗?视频中的老人或粗布麻衣、长髯飘飘、仙风道骨,或衣着华贵、鹤发童颜、举止优雅。他们不疾不徐地向屏幕前的“孩子们”分享着人生哲理、为人处事的智慧乃至情感秘诀。

王阿婆经常给孙子林先生发类似的鸡汤视频。林先生一看就知道是AI生成的,可王阿婆不信:“这些老人慈眉善目的,声音也很温和,怎么可能是假的?”她还教育林先生: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最近,一种名为“AI老人言”的短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发社会各界关注。这些视频看似正能量,背后却有营销套路之嫌。

【观察】

老人讲鸡汤文时 只有嘴在动

记者用“老人言”搜索微信视频号,看到很多相关视频,这些视频点进去,都是AI生成的老人在讲鸡汤文。有的视频下方有作者提示:内容为AI技术制作,虚构内容请谨慎甄别。而大多数类似的视频都没有标注。

这些“AI老人言”短视频的流量普遍表现不俗,其中不乏点赞过万、评论破千的作品。不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视频中的老人讲话时基本只有嘴部在活动,动作与表情都相当僵硬,像一张会说话的照片。原来,这些视频大多由生成式AI制作而成,套上数字人模板,让人物的眼睛和嘴巴动起来,再加上配音,就成了“霸榜”的热门视频。

记者搜索发现,不少电商平台、二手交易平台都有商家在售卖此类视频的制作教程,甚至有卖家宣称“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搞定,一个作品涨粉7万,轻松月入1W+”。

【调查】

价格不到两毛钱?你想简单了

在流量即是王道的竖屏时代,一个成功案例便会引来无数效仿者趋之若鹜。简单的“AI老人言”视频真能让你致富吗?

为一探究竟,记者在电商平台仅花0.17元就购买到一份“AI数字人老人言”教程包,拍下后不久,卖家便发来领取链接。教程包内容丰富,有视频有图片有文字,不仅详细讲解了项目概况、准备工作、作品制作以及后续的变现方式,还细心地为买家准备了对标账号、AI老人图和老人言语录等素材。

用1号AI生成老人的图片,再用2号AI提取对标账号的文案,最后用3号AI套上数字人模板,只需3个免费的AI软件,再加上简单的剪辑操作,就可以快速生成一个“AI老人言”视频。

操作简单易上手,如果想靠制作这类AI视频致富,那你想简单了。记者按照视频教程尝试制作一个“AI老人言”视频,发现如果按教程所言使用AI数字人软件自带的“智慧老者”配音,需要开通价格398元的App年卡会员。这只是开胃菜,398元年卡会员只是基础版,仅能支持用户生成约60分钟时长的视频,约120条30秒视频。想靠堆叠视频数量快速起号,感觉10个398元也不够。怎么办?平台上有2998元的专业版年卡会员在等着你。

【提醒】

AI视频或留后手 向老年人兜售商品

老年群体容易被这些看似正能量的视频迷惑,成为被割的“韭菜”。“看着视频里那个娃娃冲我笑,多可爱啊,怎么能是假的呢?”面对孙辈的提醒,今年85岁的黄女士既震惊又疑惑。当被问及是否会购买视频里推荐的产品,黄女士说,要看买什么,如果东西好,她会尝试,“反正都是在网上买东西,人家还天天叫着奶奶呢,多亲切啊。”

78岁的颜先生说,这种视频看起来就是一个很有阅历和修养的老人在分享人生经历,乍一看确实看不出什么问题。“我们老人家也不了解这些新技术,分辨不出真假,短视频说什么就信以为真,还经常分享这种视频。”

“繁忙而充满压力的现代社会里,许多观众需要通过这些虽然‘鸡汤’但简短易懂的经典语录,来缓解内心的不安。”教程是这么写的。“AI老人言”视频正是洞悉了受众的这一心理,一般以“老人言……”开头,吸引观众情不自禁看下去,便于后续变现。

记者了解到,目前,“AI老人言”视频的变现渠道主要来自平台的流量激励、橱窗带货以及收徒,账号橱窗一般会上架一些人生哲理类书籍,或面向老年人兜售养生产品、生活用品等。

专家观点

主动拥抱AI 提升数字素养

对于部分老年人来说,他们本就缺乏了解新技术的渠道,只能被动地接收互联网创造的一个又一个新浪潮,很容易在AI生成的动人幻象中陷入被流量“割韭菜”的陷阱。

厦门市老年大学手机AI应用实操课卢凌老师认为,接受新鲜事物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也应该主动拥抱“AI”。从目前老年人对AI课程的热衷就可以看出老年人积极的学习状态。

卢凌认为,让老人辨别真假最好的方法就是教会他们。只要经过半天培训,老人基本上就能学会通过AI生成一些作品。当老人们知道这些AI作品的制作流程后,自然就有了辨别能力,也不容易上当受骗了。

记者手记

政策出台了 各界齐努力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明确要求对文本、音频、图片、视频、虚拟场景等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明显标识,以减轻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技术滥用危害,防范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传播虚假信息等风险行为,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规范AI生成内容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要真正实现对AI生成内容的有效监管,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平台方应加强对内容的审核,对未标注的AI生成内容进行严格排查和处理;另一方面,用户也应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增强对新技术的认识和理解,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厦门晚报 吴笛 黄颜希)

本文来自【厦门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 如何让老年人适应人工智能社会?这群深圳中学生脑洞大开

    在数字化浪潮奔涌而来的今天,2.8 亿中国老年人正面临着一场无声的 “数字鸿沟” 挑战。许多老年人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错失医疗服务、社交机会,养老质量正在面临严峻挑战。面对这一背景,一群深圳高一学生正用青春智慧和科技创新,为爷爷奶奶们搭建跨越鸿沟的 “数字桥梁”,用人工智能加持下的“黑科技”为老年人

  • B站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最受年轻人关注的TOP30 AI应用

    7月26日-29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举办。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今年继续亮相大会,不仅带去了众多站内爆款的AI及机器人主题内容、UP主开发的AI及机器人作品,还综合站内大数据首度发布了「在B站上最受年轻人关注的TOP30 AI应用」,获得广泛关注。目前,B站已是AI内

  • 民乐法院巧解赡养纠纷,让七旬老人老有所依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子女不可推卸的法定义务。近日,民乐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赡养纠纷,通过“情理法”融合的调解策略,让年逾古稀的戎某(母亲)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为亲情裂痕架起修复桥梁。原告戎某育有两子,2017年6月,因宅基地拆迁征收补偿事宜导致两个儿子与

  • 警方“喊话” 后,多位明星响应,“诈骗头子” 扮演者也在其中

    公安反诈宣传实在太!卷!了!此前一大批领导给下属提“离谱任务”结果还真有人完成了比如——上海803反诈联系胡歌参与反诈宣传视频拍摄胡歌真来了!又比如——武汉公安“点名”邀请任贤齐一起制作反诈视频小齐也来了!如今下属也来给领导出难题了!近日上海市公安局一位女民警“直球”向领导提出要求:“你也给我找个男

  • 视频|一教就识!厨房随手绝蚊!

    灭蚊进行时丨手把手教你“灭蚊秘籍” 齐齐织牢防蚊“金钟罩”!原创 19小时前

  • 女子称吃火锅发现生牛肉上爬蛆虫,反映后被告知下次光顾赠小礼物;市监部门正核查

    7月23日,福建周女士发视频称,在厦门一家牛肉火锅用餐出现蛆虫,她希望这家门店能就食品卫生问题进行整改。7月25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管局和涉事火锅店了解到,当地市场监管所经办人员正在核查。>>>女子反映“夹起生牛肉正要下锅,发现五六只蛆在爬”7月25日,周女士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