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话题广场|共话节日里的南阳风情 溯源端午文化,探寻康养秘诀,感受龙舟情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30 08:10:00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有关端午节的起源有哪些说法,南阳本土有什么不一样的民俗特色,湿热交加的农历五月如何做好康养保健,我市的赛龙舟民俗活动又传递着怎样的情怀?本期话题广场,来一起听听民俗专家、中医健康管理师、龙舟竞渡者的“端午大家说”。

民俗专家白万献: 端午文化之南阳特色

白万献话说端午民俗 李辉 摄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即是五月开端的第五日,地支的五月又写成中午的午,所以就叫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起源于先秦,兴盛于楚汉,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端午节的由来,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主要有防疫避灾说、屈原爱国说、龙的崇拜说等三种说法。

防疫避灾说。古代人们把端午称为毒日、恶日。到了农历五月,气温升高,天气燥热,是五毒泛滥的时候,人们极易生病。在农历五月五日,人们竞相采药,在门窗上挂艾草、菖蒲以防毒去毒;到河塘去沐浴,清除秽气。

屈原爱国说。屈原主张强楚抗秦,不被楚怀王采纳,反而被流放,当秦兵攻陷楚都郢时,屈原投汨罗江,人们纷纷乘舟打捞屈原,又往江里投粽子、鸡蛋,保护屈原遗体。到了唐代,诗人王秀作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龙的崇拜说。中华民族崇拜龙,以龙为图腾,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端午又是赛龙舟时节,从龙舟竞技活动中,将龙和人的彪悍力量发挥到极致。

关于端午节习俗,全国各地存在着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南阳人的端午习俗,既有对经典文化的传承,又有独有的地方特色,如戴香布袋、绑五色线、包粽子、煮鸡蛋、炸麻叶、蒸大蒜、门头插艾、河里洗澡等习俗。

“兄弟,老表,白河洗澡。”“拍拍,拍麻秆,你的不干我的干,你的不干害痨间(疟疾)”……这些小调在南阳官庄、新野、邓州、南召、卧龙、宛城一带流传。每逢端午节,沿白河两岸的南阳人,大清早便纷纷赶到白河,洗河水澡,以此方式表示对屈原的悼念。在新野、邓州、唐河一带,凡新嫁姑娘的娘家,端午节前要给男方送草帽、雨伞、扇子、凉席等,称作“送时节”,以示亲家对新女婿的关爱之意。

另外,南阳旧时候有一个别处没有的端午习俗,即在端午节前夜于院中放置一盆水,承接端午日的露水,早上起来,一家人用这盆融合了甘露的水洗脸净手,祈福全家身体健康、平安顺遂。

市中医院健康管理师马杰: 五毒月里的康养智慧

马杰示范穴位刮痧 张飞 摄

五毒月,是指农历五月。中医认为,五月属午月,五行属火,阳气达到极盛,正如《黄帝内经》记载“五月阳气在表,胃中虚冷”,此时阳气外浮于体表,导致脾胃虚寒、内里空虚。

五月气候“湿热交蒸”,霉菌、尘螨繁殖加速,蚊虫活动频繁,病毒细菌滋生,人体代谢易受阻滞,加上情绪易受燥热影响而烦躁,多重因素叠加易引发皮肤瘙痒、肠胃不适、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所以不适合再进行泄耗性活动:吃冷饮、流大汗、行房事。同时,要忌熬夜,忌动怒,避免辛辣烧烤类食物。

从传统民俗看,古人将五月视为“阴阳相争”之月,衍生出“避五毒”“禁欲斋戒”等习俗。

针对五毒月的特殊气候与体质特点,中医提出了“三防三调”养生法则,而防湿邪最易忽视“隐性潮湿”,如空调房内虽感觉干燥,但人体汗液蒸发受阻,湿气易滞留体内。建议有湿气的患者每日用红豆薏米水代茶,或在沐浴后用生姜片擦拭足三里穴,帮助解表化湿。调情志方面,因日照过长导致褪黑素分泌紊乱,引发焦虑,可尝试“闭目金鸡独立”,每天3分钟,通过调节平衡感来收敛心神。

有湿毒的人,在五毒月期间,保持每周按摩大椎、承山、足三里、命门这些穴位,可以很好地排出湿毒。也可以沿后背膀胱经刮痧,帮助排出瘀滞毒素。比如痰湿体质人群,可用冬瓜薏米排骨汤+每周1次膀胱经刮痧,帮助排出瘀滞湿毒。气虚体质人群,早餐用小米粥加黄芪5克,午餐可选鸡肉炖山药,配合每日按揉气海穴,提升中气。

饮食宜软、温、清淡,可多喝绿豆百合粥清心火,也可用新鲜鱼腥草加红糖煮水清热解暑。

今年五毒月“九毒日”(5月31日~6月2日、6月10日~12日、6月20日~22日)为养生重点时段,可重点落实饮食调理与经络疏通,达到“冬病夏治”的预防效果。

女子龙舟队队长郭家黎: 鼓声激荡的龙舟情怀

团结向上的女子龙舟队 李辉 摄

端午节即将来临,这个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不仅让我们沉浸在粽香四溢的氛围中,更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赛龙舟是一项源自中国南方的传统体育项目,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广泛的参与度,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赛龙舟不仅在南方水乡蔚然成风,即便在北方那些靠近河湖的城市,也能见到龙舟竞渡的壮观场景,展现了中华民族对水的敬畏与崇拜,以及对团结协作精神的崇尚。

我市长跑运动协会自成立以来,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好者组团创建了龙舟队,连续10余年积极参与端午龙舟赛,倡导健康生活、弘扬传统文化。在龙舟赛上,开赛前的“点睛”仪式庄重而神秘,伴随着主持人的祈愿:“一点眼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二点天庭,吉星高照,鸿运当头……”现场氛围瞬间被点燃。

为了参加今年的端午龙舟赛,团队中的巾帼英雄——在省级比赛中崭露头角的南阳女子龙舟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高强度训练。作为参赛者,除了必备的游泳技能外,强健的体魄和超凡的臂力更是不可或缺。龙舟赛不仅是对体力的考验,更是团队协作与默契的展现。比赛时,队员们齐心协力,划桨前进,鼓声震天,场面十分壮观;现场观众的加油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每一位队员不断突破自我,向着终点奋力冲刺。龙舟赛展示了人们的力量和智慧,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年农历五月端午节,龙舟赛之于南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运动交织的生动写照,展现了这座城市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与活力。龙舟竞渡,比赛之外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它让每一位参与者、观赛者都能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

全媒体记者 李辉 张飞

编辑:辛灵飒 初审:陈丹丹 终审:王笑荷

#网络中国节·端午#

相关文章
  • 累计发送旅客7875.2万人次,端午假期铁路运输创新高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5月30日至6月3日铁路端午假期运输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7875.2万人次、同比增长3.5%,创历史同期新高,全国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端午假期与“六一”儿童节叠加,旅客探亲、旅游等客流增长明显。总体呈现三大

  • 端午节假期国内出游总花费427.3亿元 同比增长5.9%

    经济日报北京6月3日讯(记者张雪)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端午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19亿人次,同比增长5.7%;国内出游总花费427.3亿元,同比增长5.9%。各地举办赛龙舟、包粽子、佩香囊等传统民俗活动,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欢度端午假期。同时,将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有机融入博物馆、美术馆、

  • 童趣“六一” 粽享端午——娄底一中开展2025年教职工亲子活动

    2025-06-03 17:01 娄底新闻网夏颖娄底新闻网讯(通讯员 夏颖)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与端午佳节,6月2日,由娄底一中工会精心组织的“童趣‘六一’ 粽享端午”教职工亲子活动在体艺馆举行。学校领导与33对教职工家庭欢聚一堂。(校长成英姿为孩子们送礼物)校长成英姿向孩子们致以节日祝福,寄语

  • 60余支 “村龙” 齐聚塘河,燃爆端午水乡

    5月30日,2025梧田端午划龙舟活动在温瑞塘河梧田段举办。来自温州市区的 60 余支 “村龙” 队伍齐聚梧田老街水域。比赛现场,锣鼓喧天,选手们奋力挥桨,龙舟如箭般破浪前行。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传统龙舟竞渡的魅力,也丰富了市民的端午文化生活,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赛助威。(陈明铭 摄)

  • 端午小长假三峡机场运送旅客2.35万人次

    湖北日报讯(记者李仁玺、通讯员王婷婷)据初步统计,端午小长假3天,三峡机场共起降航班226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2.35万人次。其中,国际方面完成出入境人数924人次,外籍旅客占比75.9%,主要客流来自泰国、越南等国家。今年端午小长假恰逢“六一”儿童节,家庭亲子出游成为客流亮点,除北上广深方向外,珠

  • 国网张掖供电公司:龙舟竞渡迎端午 “光明驿站”守安康

    仲夏时节,艾草摇曳,粽香四溢,龙舟竞渡。5月31日,2025年全国“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在张掖市高台县大湖湾文化旅游风景区盛大开幕。国网张掖供电公司秉持全时段保障、全流程到位、全方位坚守的原则,为主题文化活动提供坚强电力保障。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明千雷。赛龙舟作为一项传统民俗和体育活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