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加坡媒体:AI让就业市场实现“双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6:45:00    

来源:环球时报

新加坡亚洲新闻电视台网站4月1日文章,原题:在就业市场上,AI让招聘方和求职者都在“输”在就业市场越来越智能化的当下,无论是使用人工智能(AI)进行申请工作的毕业生,还是利用AI技术筛选简历的企业,现在都陷入了一种荒诞又失衡的状况:招聘方开始看重那些擅长钻营技术漏洞的人。这就导致,最终在上述机制中“通关”的人,可能并不是最适合这份工作的那一个。

作弊还是另辟蹊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21岁学生罗伊·李最近“掀了桌子”。面对大公司用死记硬背的编程题来考核应聘者,他开发了一款工具,可以让应聘者在使用视频会议软件Zoom面试时悄悄使用最新版的ChatGPT答题,并且在屏幕共享下,让招聘方完全无法察觉。

虽然罗伊现在面临学校的开除处分,但他也收到了多家科技公司的工作邀请,这些企业对他的黑客思维和不走寻常路的胆识赞赏有加。

当然,大多数人对作弊并不买账。亚马逊就公开表示,将取消所有在面试中使用AI的候选人资格。人工智能企业Anthropic也发布类似声明称,这不仅是为了淘汰掉滥竽充数者,更是为了遏制大量求职者使用ChatGPT等平台生成简历、填写申请表的现象。

问题是,这种现象真的是求职者的问题吗?

招聘方的“双标”制造了混乱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正是招聘方自己把AI推上了招聘主力的位置。据调查,超过80%的公司在招聘过程中使用AI工具,其中1/4的公司甚至将整个流程全权交给AI。

在这种情况下,招聘方禁止应聘者使用AI就显得有些讽刺,尤其是应聘者中的很多人未来将在工作中被要求使用AI。

法律诉讼数据表明,如果招聘方过度依赖AI招聘,还可能阻碍女性和残障人士就业。而当公司选择像罗伊这样擅长钻营技术漏洞的应聘者时,他们可能会错失真正优秀的人才。

而最了解这一点的,恰恰是AI公司。一家英国的AI公司就表示,他们坚持用人工筛选应聘者,而非AI软件。该公司首席技术官费登表示:“我们坚持手动审阅每一份简历,如果把这项任务交给一个‘随机鹦鹉’(随机鹦鹉是对AI模型的一种批评,指它们只是模仿互联网上的文本——编者注),长期来看结果不会太好。”

到底该不该用AI工具?

与此同时,求职者面临的却是重重障碍。以英国杜伦大学数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奥布莱恩为例,她正在寻找金融行业的初级岗位,虽然她学术优秀、能力突出,却屡屡败给AI视频面试系统。这类系统通常会在屏幕上快速抛出几个问题,给应聘者很短的思考时间准备,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对着摄像头作答。

奥布莱恩尝试了各种应对策略:说得多一点、时间掌控得更好一点、自信一点……她也试过用ChatGPT事先准备答案,但始终效果平平。她感叹说:“屏幕上什么都没有,你却得装作在和人说话,整个过程非常尴尬。”

还有一部分年轻人,开始选择“弃用”AI。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大四学生帕特尔两年前在申请实习时常使用ChatGPT,但现在用得越来越少了,因为他发现招聘方可能已经能分辨出哪些是AI生成的简历,“如今最重要的是脱颖而出”。

不过,也有招聘方表示不认同。有一位律所合伙人就认为,AI能帮助求职者,尤其是能帮助背景较差的学生写出更专业的简历和邮件,从而让竞争更公平。但问题在于,AI并不能改变那些来自名校、拥有家庭资源的人更容易获得机会的情况。AI或许在呈现方式上能让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但在决定“谁能真正往前跑”的关键方面,它仍然无能为力。

所以,年轻人该怎么做?是该用AI提高应聘通过率,还是靠真实脱颖而出?没人能给出标准答案。可以确定的是,我们正在目睹一种全新的、不对称的求职竞争形式:最宝贵的技能是“突破AI审查”的本领。在这种情况下,招聘方和求职者之中,没有胜者。

想要破局,靠的不是引入更多AI,而是重拾人类的判断。那些坚持保留人工筛选流程的公司,才有可能为自己带来竞争优势,识别出真正的人才。(作者帕米·奥尔森,任伊然译)

相关文章
  • 女子带168盒保健品、35盒壮阳药入境,海关已依法暂扣

    7月28日,据海关发布消息,近日,合肥海关所属合肥新桥机场海关查获某旅游团导游携带超量物品入境。该关关员在监管入境航班时,发现一名选择“无申报通道”通关的旅客携带的行李异常。经现场开箱及进一步询问,查获携带保健品168盒、壮阳药35盒等物品合计230件。经核实,该旅客为某旅行团导游,十五日内进境超过

  • 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坠楼身亡?公司:已向交易所报备,会尽快公告

    澎湃新闻7月27日,有消息称,居然智家新零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居然智家,000785.SZ)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现年57岁的汪林朋坠楼身亡。澎湃新闻从多名业内相关人士处证实该消息属实。截至发稿时,上市公司居然智家还未发布相关公告。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称,从居然智家内部人士处证实了该消息,“是

  • 对话云天励飞陈宁:全面聚焦AI芯片,迎接AI“推理时代”

    2014年8月,电影《亲爱的》正在火热上映,故事改编自一个真实曲折的寻子事件。“后来我们才知道,这部打拐电影里面的很多取材就是来自深圳刑警大队,也就是深圳打拐大队。”云天励飞董事长兼CEO陈宁回忆起创业之初的一个小插曲。也是在2014年,陈宁从美国辞职,回国创业,在深圳创办云天励飞,并依托“孔雀计划

  • *ST苏吴: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ST苏吴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2025年7月13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公司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如根据正式的处罚决定书结论,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 直击WAIC 2025 | 让大模型算力像电力一样随处可得?后摩智能CEO吴强:端边大模型机会巨大

    每经记者:陈婷 每经编辑:余婷婷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5)在上海开幕,国产算力的进展是各方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在后摩智能展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看到,后摩智能M50系列产品首次亮相,后摩智能M50芯片与力谋®BX50计算盒子、力擎LQ

  • 相差几十倍!中国新药为何只能卖“白菜价”?

    7月1日,国家医保局等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支持创新药进入医保和商保创新药品目录等五方面提出16条措施,予以创新药全方位护航。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去年中国药企完成超过90笔海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超过500亿美元。2018年以来,共149种创新药通过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