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赵伟平
8月27日,记者从万州区获悉,2025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万州区)项目近日启动,这是联合基金创新机制实施的第3年。
据悉,本次联合基金将聚焦万州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智慧农业、精准医疗等重点产业领域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从16个方向支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其中,重点方向7个,面上方向9个。
为引导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增强基础研究源头供给,着力提升我市源头创新能力,2023年市科技局结合区县、相关企业需求设立了市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万州是全市首个加入联合基金的区县。
根据协议,市科技局、万州区政府将连续3年累计投入750万元,为万州提升新质生产力创新策源能力,加快建设川渝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目前,这一创新机制实施两年来,万州联合基金紧扣“416”科技创新布局,从先进材料、新型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10个领域31个技术方向开展资助,累计支持项目32项,资助金额达5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联合基金支持下,创新力量持续汇聚万州,先后吸引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市内外优秀科研团队联合协同攻关,立项13项,占总立项的41%。同时,在水稻抗纹枯病育种、稀土铜母合金真空熔炼制备等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实现“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技术攻关—产业应用转化”全链条创新,累计培养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科研骨干200余人。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2024年,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首次构建全球最大规模泛癌种脉管系统全息细胞图谱,成功入选2024年度重庆市12项基础研究代表性成果之一。
万州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万州将充分发挥联合基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集聚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推动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