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力和财务BP,赋能业务要“闯三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2:36:00    

文 | 穆胜

不少企业害怕人力和财务部门过度官僚,希望推动“业人融合”“业财融合”,于是,通过派出BP(Business Partner,业务伙伴)的形式来实现这一变革,进而建立了由COE(专家中心)、SSC(共享服务中心)和BP组成的三支柱。

事实上,这并非什么新趋势,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财两个部门建设三支柱已经是主流方向,稍微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大概率都会顺势而为。

这类BP作为两个职能部门赋能业务的箭头,一度被寄予高度的期望,甚至被认为就是“小HRD”“小财务总监”。但时至今日,在大多数企业里,他们的价值依然没有得到普遍认可。

我们观察了若干的案例,发现人力和财务BP要赋能业务,必须要经历三个考验,在这三件事情上,现在的从业者,并没有交出让业务部门和老板满意的答卷。

01 考验1——理解业务

“业人融合”“业财融合”这些口号里,“业”都是放在前面的。换言之,要让人力和财务的专业性发挥作用,首先就要理解业务。

但现实是,来自职能部门的人力和财务BP,大多数“十指不沾阳春水”,缺乏深耕业务的决心。他们对业务的理解,往往是建立在走马观花似地看看现场,而后浏览一下浅层的业务数据,再向业务人员提点基础问题……如果通过这些形式来理解业务,看到的只会是人人都知道的“表面现象”。

正因如此,不少老板对人力和财务BP提出了矫枉过正的要求,倡导他们要“比业务人员还要理解业务”。这个说法显然是有问题的,业务人员对业务的理解在“细节”,HR和财务BP对业务的理解在“框架”,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事,也难以比较。但问题就是,HR和财务BP很难建立起对业务的框架理解,反而是陷入到业务细节里,但在这个维度上,他们与业务人员之间永远是信息不对称的。

我们在咨询项目里,经历过若干次BP和业务的现场PK。双方在讨论激烈时,总会陷入一种僵局——业务人员认为BP不懂业务,不了解一线;但BP们认为业务人员谎报实情,故弄玄虚。前者认为,你们人在一线,还是机关的办事作风,根本不了解我们;后者认为,你们业务不就那些事吗?总是故弄玄虚,骗取资源和政策。

说实话,如果往这个方向上争论,永远没有结果。关键的问题在于,HR和财务BP理解业务的角度错了,如果是“专家”,他们看业务的角度就不能和“吃瓜群众”一样。

02 考验2——专业亮剑

当HR和财务BP发现了业务的问题,想要实施赋能,此时,他们又会陷入另一个尴尬——如何提供专业支持?

试想,如果一个创业团队纳入了一个负责人力资源的合伙人(担任CHO),他们需要此人发挥什么价值?

这个CHO需要将商业模式和战略翻译为业务流程,将业务流程翻译为组织结构,将组织结构翻译为职级体系,并在职级体系上设置岗位系统,还要基于岗位系统进行编制和薪酬的规划,后续更要推动关键人才招聘,并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可以说,每一步都是一次专业考验。一旦这个CHO交出来的答卷和普通吃瓜群众相似,无法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那他就会被团队淘汰掉。道理很简单,创业公司的股权比黄金还珍贵,没有创业团队会容忍没有真正“不可替代性”的人。

按照上述逻辑,HR和财务BP能做的事情其实很多,但现实中,他们往往作为有限。名义上,不少HR和财务BP向我抱怨:“穆老师,我们的体系是集团定好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执行呀。”实际上,发现不了问题,就是自己对专业工具的理解有限。好比同样的食材,厨艺高超的人就能做出美味,这个不用找理由,觉得自己无法作为,就是专业能力不足。

拆穿这些“借口”的方式很简单:对于HRBP来说,你只要看看他们辅导业务部门进行绩效指标分解就够了;对于财务BP来说,你只要看看他们做业务单元的财务预算就够了。在这个两个场景里,明眼人很容易看到他们的专业性。

这样说吧,如果作为一个没有专业的旁观者,看完之后觉得“好像我也能做呀!”,那么,这个HRBP或财务BP就是不够专业。

以前辅导一个企业时,HRBP展示了所谓的人效分析,也就是用营业收入和人数做了个“人均营收”和“人均利润”的指标,用EXCEL拉了个折线图出来,有业务管理者就开始蛐蛐:“什么玩意呀,做个‘大除法’就是专业了?这能说明什么呀?”

03 考验3——进退有度

正因为不理解业务和专业能力不足,不少HR和财务BP融入业务的形式变得很功利,他们希望能够与业务部门的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某互联网大厂倡导的BP风格里,“破冰”是必须的,不和业务部门喝点酒,哪能谈融入?但我要提醒的是,这可能是个捷径,但却更可能是个陷阱。

不是说不能喝酒,而是不能通过喝酒来赢得尊重。如果单纯依靠喝酒的方式融入业务,那就会让业务负责人将BP看做是小弟,希望建立人生依附关系。试想,BP一方面受托于总部,需要坚持原则,另一方面又被业务大哥视为兄弟,要他们突破原则,他们该如何自处?有BP自信自己的人际能力,认为自己可以游刃有余,但这就可能是他们盲目自信了。至今为止,除了韦小宝,很难有人几面讨好,就连韦小宝最终也被逼得隐退江湖。而做不好的就是吴三桂,被骂为“三姓家奴”。这条路,不好走呀。

这种融入方式更大的问题在于,BP们的专业被彻底轻视了,业务负责人会从心底觉得“人力和财务专业都不够专业”。由此就衍生出另外的怪现象:一是业务负责人会把BP用成是自己的助理或秘书,还不吝赞美说“真好用,太能扛事了,这么多杂事我全靠TA”;二是业务负责人会把BP变成一个大业务员,还美其名曰“太能干,干BP可惜了,做业务才能产生价值”。

听到这两种赞美,有的BP还美滋滋的,甚至向我炫耀。我心里无比难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你专业的后院都被人家烧了,你还在这里看风景,真是……哎!

真正的融入业务,是依靠专业赢得尊重,获得自己在专业领域的话语权,并且在人际关系上保持安全距离。你想想,一个心理咨询师为什么不能与TA的辅导对象建立亲密关系?因为TA需要保持中立地位,这种位置会让TA保持理智,并让专业发挥更充分的作用。

有的BP要被调走了,业务负责人听闻后异常惋惜,甚至向总部提要求,要留住BP。很多BP认为这是承认自己的价值,会特别欣慰。其实,这是误解,这种业务负责人立即出现的强烈情感,不是证明BP提供了“专业价值”,反而大概率证明他们提供的是“情绪价值”。真正建立了“进退有度”关系的BP,和业务负责人之间是有君子距离的。这类BP走时,业务负责人并不会太过惋惜,但离开了他们,业务负责人会越来越怀念,因为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BP的专业痕迹。

相关文章
  • 这个新兴职业 让沉淀千年的文化“随手可摸”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2024年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列入新职业名单。在这群活跃于文博与潮玩交叉地带的“年轻力量”中,90后的曾舟,让三星堆的文物青铜神树、大立人“动”了起来,也让国宝变成地方美食的“代言人”。从博物馆走向市场、走向世界,曾舟和他的团队,不断用创新的文创产品讲述中国故事,也激发着一

  • “两高一部”联合发布意见 惩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

    为依法惩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确保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依法执行,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意见》共二十条,主

  • 作家阿来:没意思,不说话

    又一次漫长的出差之后,阿来回到成都的家。首先迎接他的不是接风洗尘,而是牙医的钳子。66岁的他一口气拔掉了三颗坏死的牙齿。以文字为生的作家说不了话,有点像他的小说《尘埃落定》里的二少爷,观看喧嚣,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庞大的世界,然后沉默。往年这个季节,阿来都会进山,因为山上的花开了。但是今年的4月和5月,

  • 全国政协委员李骏虎:守护好三晋大地的文化宝藏

    “文化是民族的根。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同时也作为一名山西籍作家,我将持续关注文物保护、促进文学创作、推动文旅融合、讲好中国故事,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骏虎委员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广胜寺镇碧霞圣母宫调研。从矗立于凤凰山巅的隰县小西天,到耗费140年拼出的大型“积木”应县木塔,游客熙熙攘攘

  • 特斯拉启动Robotaxi试运行服务

    特斯拉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首次向公众推出了其Robotaxi平台,这是特斯拉首次将这一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开放给普通用户。特斯拉的Robotaxi平台是一个无人驾驶的网约车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将自己的车辆用于赚取被动收入,车辆将自动寻找乘客并将其送达目的地以换取报酬。(IT之家)

  • 免挂号费1个月 河北省人民医院龙泉院区(河北省康复中心)开诊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程雨恬 王岚 王丹)6月11日上午,河北省人民医院龙泉院区(河北省康复中心)开诊仪式举行,医院相关领导及两院区干部职工代表等出席开诊仪式。活动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岚 摄河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冯志山介绍,河北省人民医院龙泉院区以康复专业为主要诊疗特色,深度融合现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