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现货黄金价格再创新高 多家机构调高金价预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7:36:00    

4月14日上午,现货黄金持续拉升。Wind数据显示,伦敦现货黄金盘中将历史高位刷新至3245.73美元/盎司,较日低反弹超36美元。不过随后震荡回落,截至14日15时35分,现货黄金报3231.72美元/盎司,跌0.15%。

(图片来源:Wind)

展望后市,黄金走势如何?记者留意到,多家外资机构纷纷调高金价预测。4月14日,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发表最新观点,再次调升金价预期,预计未来12个月的黄金价格或达3500美元/盎司。瑞银将上行和下行情景中的黄金目标价上调300美元/盎司,分别达到3800美元/盎司和3200美元/盎司。“长期来看,我们的分析表明从多元化的角度而言,在美元平衡投资组合中,配置5%的黄金是最佳选择。”

瑞银指出,除了避险需求和战术投机者的参与外,黄金配置需求最近也发生许多结构性转变。例如,中国监管机构在今年2月允许保险基金投资配置黄金、各国央行系统性地提高黄金在总储备中的份额等。这些结构性转变都有力支持了黄金需求,但黄金供给不会因价格上涨出现较大的抬升。瑞银预计,在过去三年全球央行黄金购买量连续每年均达1000公吨后,今年购买量仍有望达1000公吨(此前预期为950公吨),同时ETF净买入量预期也从300公吨上调至450公吨,预计金币/金条等零售市场需求强劲。

高盛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该机构将2025年黄金目标价从此前的每盎司3300美元上调至3700美元,上调幅度高达12%,并表示在极端情况下,金价可能接近4500美元/盎司。今年2月,高盛对2025年年底金价的预测从每盎司2890美元上调至3100美元;3月底,高盛将今年年底金价预测从每盎司3100美元上调至3300美元,预测区间调整为3250美元至3520美元。

东亚中国市场及投资策略团队表示,尽管市场情绪因关税暂停而有所改善,但投资者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未来关税政策的担忧依然存在,这使得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保持高位。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冬芹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冬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杨维玲

相关文章
  • 魏民:国际市场正对美元信用投不信任票

    上周,美元相对黄金价值创历史新低。自1971年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这一历史性事件以来,美元相对黄金价值暴跌99%。而在本月上旬,全球金融市场还罕见上演了“美股债汇三杀”的金融共振场面。美股三大指数单日跌幅均超过5%,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5%,美元指数跌破100关口。这场共振,反映了全球

  • 面板行业一季度“开门红” 头部厂商以技术升级争夺增量市场

    4月29日,TCL科技和京东方都交出了亮眼的一季报。在2025年一季度,TCL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01亿元,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大增322%。增长主要由面板业务推动,与之相关的半导体显示板块营收275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29%。再看京东方,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5

  • 暴雨夜生命竞速!32分钟极速救援托起新生儿第一声啼哭

    4月24日傍晚,天河区新塘街道通过高效统筹调度,在凌塘社区成功处置一起孕妇紧急分娩事件。面对突发状况,街道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迅速集结社区、警务、医疗及应急单位,仅用32分钟就完成从接报到平安分娩的全流程救援。时间回到当晚6时58分,新塘街道接报凌塘下街一巷10号孕妇临产紧急求助。孕妇称,暴雨致巷

  • 美股涨跌互现道指涨超100点,黄金收复3300美元

    *标普500指数止步五连阳;*中长期美债收益率回落,2年期失守3.70%;*达拉斯联储4月制造业指数不及预期。周一美国基准股指涨跌互现,投资者期待本周晚些时候的主要盈利报告和经济数据,并关注贸易谈判的最新进展。 截至收盘,道指涨114.09点,涨幅0.28%,报40227.59点,纳指跌0.10%,

  • 发改委宏观院:2012年后未再参与“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

    近期,有机构以“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为主题,举办相关宣传、交流、会议、推广等活动,并影射与我院存在工作关系。现就此声明如下:一、“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原系我院2002年12月内设的非法人研究咨询机构,其存续期间仅设置联络协调组、科研宣传组、产业促进组,业务范围限定为相关的课题研究和咨询服务,不具备

  • 中国债券成国际资产避险新选项

    本报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增持高流动性的中债资产,正在成为国际资本避险配置的重要趋势。关税战冲击下,美债信用减弱,外资开始纷纷撤离美债市场。与此同时,中债行情转牛,10年中债利率已逼近1.6%关口。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2025年以来,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规模和新增境外机构主体进入银行间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