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17年献血68次、26400毫升后,9月4日上午,河东90后小伙王德雨又捐献了24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我市第15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王德雨成为我市第15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王德雨的心中,一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种子。
早在2008年,王德雨就踏入了无偿献血的行列。17年来,他累计捐献全血和血小板68次、26400毫升。也因为这17年的坚持,他曾荣获2016年-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是我国无偿献血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仅授予自愿无偿献血累计达40次以上的个人。
2013年,在一次献血中,王德雨得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急需大批志愿者的消息。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是数以百万计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库。非血缘关系之间的造血干细胞适配概率只有10万分之一,正因为配对成功率极低,每一例成功配对都被视为‘生命的奇迹’。”——采血护士的话语似有千斤重,本就热心公益的王德雨只觉得一股救人于水火之中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献血是救人,捐献造血干细胞更能救人。”抱着这样的想法,王德雨毅然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此后,他就一直在等,等这颗“生命的种子”,在未来的某一天,破土而出,迎来“生命的奇迹”。
11年守候等待后,去年7月,王德雨接到市红十字会的通知,得知自己和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次配型相合。“10万分之一的缘分,我怎能不帮他? ”没有一秒犹豫,王德雨当场同意捐献。
然而,就在王德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后,捐献的消息却如石沉大海,没有了音讯。直到今年7月,王德雨再次接到了市红十字会的电话,依然是同一名患者,他二话没说,依然坚定回复:“我愿意!”

王德雨成功捐献24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8月30日,王德雨出发前往济南。连续注射4天动员剂后,9月4日上午,他兑现了12年前的承诺,成功捐献了24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从一颗微不足道的种子开始,经历无数的风雨洗礼,不知不觉间,王德雨心中助人为乐的种子,已经成长为一棵巍峨挺拔的参天大树。
“希望患者移植手术一切顺利。”王德雨说,“没有什么比帮到别人更重要、更开心的了。”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褚菲菲
编辑:江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