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上证指数从4月初的3000多点一路攀升至3800点附近,8月以来更是加速上行,市场分歧也随之加剧。部分投资者因“恐高”情绪选择观望,另一些人则看好行情延续准备入场。3800点附近,究竟该出手还是避险?近日,中泰证券青岛分公司投资顾问李艳接受早报记者采访,从市场周期、政策环境、估值水平及资金动向等多维度分析,为投资者支招。
市场健康 仍具上涨空间
李艳认为,本轮行情的启动可追溯至2024年9月,截至目前已持续近一年,但行情初期赚钱效应并不显著,仅存在结构性机会,多数投资者面临“赚钱难”困境。直至2025年7月至8月,市场赚钱难度才逐步降低,指数ETF申购量明显增加,显示普通投资者开始积极参与。与2014年至2015年杠杆推动的“疯牛”行情不同,本轮上涨节奏更为温和,资金主要通过指数ETF等合规渠道逐步流入,未出现大规模杠杆资金炒作现象,市场结构更趋健康。
在李艳看来,政策面的强力支撑,是本轮行情延续的核心动力。近年来,国家多次强调资本市场重要性,并购重组政策持续优化,“分期付款”等创新举措落地,极大激发了中小盘股活力。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不断完善市场制度建设,为市场健康运行筑牢“防火墙”。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即将启动的关键窗口,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的产业政策密集出台,为相关板块乃至整体市场提供了明确的成长逻辑,构成了行情延续的政策基础。
估值数据显示,当前市场尚未出现明显泡沫,仍具备上涨空间。尽管沪指在3800点附近徘徊,但从巴菲特指数(证券化率)、股市总市值与M2比值等核心指标来看,A股整体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与海外主要市场相比不存在估值过高问题。分指数来看,中证500近十年市净率分位数达到80%,在所有重要指数里是最高的,其他重要指数都在60%分位数附近。重要指数没有明显的系统性高估,且不像外围资本市场那样充满泡沫,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市场仍然还存在上涨空间。
理性投资 合理布局
资金面的理性特征,也为行情持续提供了保障。近期银行理财资金、散户资金逐步向股市转移,但并未出现2015年“全民炒股”的狂热景象,资金入场节奏平缓有序。这种“慢慢买、慢慢涨”的格局,避免了资金短期内大规模进出引发的市场剧烈波动,更有利于行情长期延续。值得注意的是,8月下旬市场曾出现日内大跌近70点的调整,但场外资金迅速入场承接,指数快速回升,显示当前市场资金承接力较强,短期调整并未改变整体上行趋势。
从历史规律来看,“五年规划”交替期往往是A股大级别行情的窗口期。回顾过往,2005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4年—2015年、2019年—2021年等几轮强势行情,均出现在上一个五年规划收官与下一个五年规划开局前后。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年,2026年将迎来“十五五”开局,按照历史规律,当前市场或处于大级别行情的酝酿阶段,2025年—2026年有望进入主升浪。从股债风险溢价来看,尽管当前万得全A指数股债风险溢价分位数为37.18%,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盘蓝筹估值压力相对较大,但整体市场风险收益比仍处于合理范围。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3800点附近无需过度“恐高”,但也不能盲目追涨。李艳建议采取均衡配置策略,避免过度集中于单一板块,重点关注政策支持明确、估值合理的成长板块,同时配置部分低估值蓝筹股平衡组合风险。对于短期波动,应保持理性看待,将其视为布局优质资产的机会,而非恐慌性抛售的理由。需注意的是,股市投资始终存在风险,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制定投资计划,避免加杠杆操作,在控制回撤的前提下把握市场机遇。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于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