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湖南嘉穗农业:科技加持,让田野结出更多“嘉穗”|湘商,向上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3 21:43:00    

编者按:

湘商,向上!湖南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宣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湖南日报联合省工商联推出《湘商,向上!》专栏,讲述我省民营企业家和各级商协会在党委政府鼓励、支持、引导下,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的故事,彰显民营经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亚新 通讯员 席灵芝

机器穿梭田间,“轰隆隆”作业声中,饱满稻穗被快速卷入机身,切割、脱粒、粉碎稻秆一气呵成。眼下,衡阳县各地再生稻陆续成熟,农户们正抢抓农时收割头季。

“今年种了500亩再生稻,产量不错。我们将确保颗粒归仓,不误第二季收成。”8月12日,正在田里忙碌的湖南省嘉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穗农业”)总经理朱霞抽空向记者介绍相关情况。

嘉穗农业位于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多年来,企业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粮食产业化发展路子,流转土地5800亩,采用数字化田间管理,提升土地使用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兴农人”更“慧”种田

台九村是传统粮食生产大村,曾长期面临生产效益偏低的困境。朱霞的父亲朱东阳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从2010年起,朱东阳陆续流转周边乡村的水田种植优质稻,并成立湖南省嘉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回乡当农民,同样有作为。”2017年,朱霞辞去稳定的教师工作,回到家乡,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种起了田。

通过参加技术培训,掌握机械化插秧技术;请来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深入学习各类专业……从学种田,到种好田,接手企业后,朱霞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练就一身本领。

“虽然种粮是老天爷赏饭吃,但靠头脑、智慧和技术,更有奔头。”朱霞直言,提升农业的关键是科技。

围绕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朱霞决心带动乡亲们走品牌化、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之路。企业持续扩大流转土地面积,引进智能育秧大棚,提高秧苗成活率;购置插秧机、旋耕机、烘干机、植保无人机等设备,提升企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如今,嘉穗农业建立了恒温育秧工厂,成立了大米加工厂,组建了“一条龙”的粮食生产线,成长为一家集粮油种植、加工、销售和农业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新农人’是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朱霞表示,科技加持,让更多‘新农人’变成了‘兴农人’,更“慧”种田。积极助力培育更多新型职业农民,带动、帮助他们依靠科技和智慧在乡村放飞青春梦想。如今,朱霞身边聚集起了一支70多人的专业务农队伍。其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一半。

产业让乡村更有活力

以智慧农机作业服务为切入点,构建起以粮油生产全方位全过程农事综合服务模式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去年,嘉穗农业智慧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入选了农业农村部2024年智慧农业建设典型案例。

“我们秉承‘你有空地我来种,你缺机械我提供’理念,为缺劳缺机农户提供全链式、全程化农事服务,实现公司、村组、农户‘三赢’。”朱霞介绍。

台九村原来是一个经济薄弱村。嘉穗农业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启动建设后,企业注重开展村企合作,通过流转土地、收购闲置资产等方式,解决了老百姓土地租金等问题。

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嘉穗农业采取“订单农业+签约农户”的模式,按高出普通农产品15%的价格收购农产品。2024年,还带动了周边村、组农户种植双季稻约1.5万亩和8000多亩油菜及3000多亩绿肥。

三产融合,打造可持续发展产业,让乡村更有活力。朱霞带领团队陆续推出“蒸水香”“霞妹子”等品牌大米,开启了绿色农产品之路。采用十大绿色种植技术,如“翻耕深水灭蛹”“稻鸭共育控虫”等,大幅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推动绿色食品认证。

“未来,希望利用稻田、台源乌莲和蒸水河的自然风光,引进农耕文旅项目,筹建粮食博物馆,打造集生产、加工、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生态农旅饭。”朱霞表示。

相关文章
  • 湖南嘉穗农业:科技加持,让田野结出更多“嘉穗”|湘商,向上⑪

    编者按:湘商,向上!湖南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宣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湖南日报联合省工商联推出《湘商,向上!》专栏,讲述我省民营企业家和各级商协会在党委政府鼓励、支持、引导下,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

  • 【乡村行 看振兴】合水:小菌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近年来,合水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菌菇种植产业,通过创新种植模式、延伸产业链条,让小小的菌菇成为带动群众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致富伞"。走进合水县西华池镇丰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基地,一座座整齐排列的温室大棚里,工人们忙着整理土地、铺设菌床、培育天麻优良种子,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科学

  • 山西朔州:让农民灾后保粮有底气

    这几天,站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马营河村的玉米地边,望着自家长势喜人的150亩玉米田,村民姚艮虎总会想起7月末那场强降雨后的揪心场景。“当时看着积水里的玉米棒子,真怕这季庄稼就这么全完了。”他抹了把汗,语气里仍带着几分后怕。危急时刻,县农业农村局的调度车呼啸而至。“县里调配的抽水泵一到,村干部立马组织

  • 赛乐仙资本围追医药股

    一场跨越商标战场与资本棋局的围追大戏正在上演。107次延时,138轮竞价。近期,成立仅一个月的湖南赛乐仙管理咨询服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湖南赛乐仙”)以10.07亿元的高价击退7名对手,在拍卖场上夺得启迪药业(000590)24.47%股权,也成为启迪药业的潜在新主。戏剧性的是,就在两个

  • 攸县1万多亩青贮玉米开镰收割

    红网时刻新闻7月23日讯(通讯员 李青)眼下,攸县1万多亩青贮玉米陆续进入成熟期,各种植户们纷纷抢抓晴好天气,组织人力、机械开展收割工作。在宁家坪镇田心村青贮玉米种植基地,大型收割机穿梭在“青纱帐”里作业,一排排玉米秸秆在齿轮的旋转中收割进机器,粉碎、压缩成“圆柱”后被抛出收割机,后面的打捆机对其同

  • 湖南3岁娃独自骑车去广州找妈妈,中途被好心人送回家

    7月21日,湖南隆回一名3岁男童独自骑车想去广州找妈妈。刘女士和朋友看到男童后,让男童上车并将他送回家。刘女士称,她看到男童一个人在路上骑车不安全,问了才知道他要去广州找妈妈,当时鞋子袜子都磨破了,她把男童哄上车后,找了一个多小时才将他送回家中。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