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化庄乡:小芦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6:17:00    

驻马店网讯(记者 熊国森)当下正值春季芦笋的成熟采摘期,新蔡县化庄乡的大棚芦笋陆续抢“鲜”上市,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3月27日,在新蔡县化庄乡吴新庄村继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芦笋种植基地,一座座大棚煞是壮观。大棚内绿意盎然,一排排的芦笋整齐排列,长势喜人。修长的嫩茎破土而出,鲜嫩欲滴,村民正在忙着采收。

芦笋被称为“蔬菜之王”,食用、药用价值高,种植效益好。继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瞅准芦笋营养价值高的广阔市场前景,引进种植了优良芦笋品种;从普通种植到大棚种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每年可以采摘3季,每季收入约15万元,新鲜的芦笋先后销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小小的芦笋种植,为农民增收致富注入新动能。

“目前,我们的芦笋温室种植大棚占地面积30余亩。我们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使小芦笋成为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的‘香饽饽’。”基地负责人说。

芦笋尖尖角,产业节节高。近年来,新蔡县化庄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开启致富之门的“绿钥匙”,为乡村振兴蓄力赋能。



相关文章
  • 以读立校 他用阅读唤醒乡野成长力量

    赵国彬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们讲阅读。 受访者供图春风化语教育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每个师生都有创造奇迹的可能;教育唯一的确定性,就是每个师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在辽宁省朝阳市的群山之间,乡村学校的铃声伴着晨光响起数十载,赵国彬的身影在其中穿梭了32年。他让薄弱村小率先实现“数字班班通”,让书香浸润乡野校

  • 丰收集结号|当乡村绝技遇上丰收喜悦,每帧都是热爱

    本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推出的系列节目《丰收集结号》来自五湖四海的“丰收达人们”将集聚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迎来一场丰收盛会推荐“丰收”节目、分享“丰收”喜悦共享“丰收”成果、在这里既能看见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图景也能见证新时代新农人登上央视舞台的闪亮时刻妥妥打造乡村达人天花板快跟随苗霖

  • 湖南嘉穗农业:科技加持,让田野结出更多“嘉穗”|湘商,向上⑪

    编者按:湘商,向上!湖南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宣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湖南日报联合省工商联推出《湘商,向上!》专栏,讲述我省民营企业家和各级商协会在党委政府鼓励、支持、引导下,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

  • 【乡村行 看振兴】合水:小菌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近年来,合水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菌菇种植产业,通过创新种植模式、延伸产业链条,让小小的菌菇成为带动群众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致富伞"。走进合水县西华池镇丰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基地,一座座整齐排列的温室大棚里,工人们忙着整理土地、铺设菌床、培育天麻优良种子,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科学

  • 冷凉蔬菜“热”出圈 高原种出致富“绿”

    颜色鲜亮的彩椒、个头饱满的西蓝花、青翠欲滴的西生菜……这些产自高原的蔬菜,不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餐桌上的“新宠”,还远销海外,带动高原群众增收致富。日前,“活力中国调研行”记者团走进青海省海东市,发现高原的冷凉蔬菜,正凭借独特自然禀赋与产业创新走俏市场。青海的冷凉蔬菜能“走红”,首先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

  • 税收数据透视发展脉动:前5个月厦门经济持续向好

    东南网7月14日讯(通讯员 周明凤)厦门市税务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市经济持续稳中向好,工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力,释放积极信号,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工业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发挥经济“压舱石”作用。1-5月,全市工业累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0.75%,增速全省第一,高于全省平均增速5.6个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