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化庄乡:小芦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6:17:00    

驻马店网讯(记者 熊国森)当下正值春季芦笋的成熟采摘期,新蔡县化庄乡的大棚芦笋陆续抢“鲜”上市,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3月27日,在新蔡县化庄乡吴新庄村继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芦笋种植基地,一座座大棚煞是壮观。大棚内绿意盎然,一排排的芦笋整齐排列,长势喜人。修长的嫩茎破土而出,鲜嫩欲滴,村民正在忙着采收。

芦笋被称为“蔬菜之王”,食用、药用价值高,种植效益好。继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瞅准芦笋营养价值高的广阔市场前景,引进种植了优良芦笋品种;从普通种植到大棚种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每年可以采摘3季,每季收入约15万元,新鲜的芦笋先后销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小小的芦笋种植,为农民增收致富注入新动能。

“目前,我们的芦笋温室种植大棚占地面积30余亩。我们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使小芦笋成为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的‘香饽饽’。”基地负责人说。

芦笋尖尖角,产业节节高。近年来,新蔡县化庄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开启致富之门的“绿钥匙”,为乡村振兴蓄力赋能。



相关文章
  • 冷凉蔬菜“热”出圈 高原种出致富“绿”

    颜色鲜亮的彩椒、个头饱满的西蓝花、青翠欲滴的西生菜……这些产自高原的蔬菜,不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餐桌上的“新宠”,还远销海外,带动高原群众增收致富。日前,“活力中国调研行”记者团走进青海省海东市,发现高原的冷凉蔬菜,正凭借独特自然禀赋与产业创新走俏市场。青海的冷凉蔬菜能“走红”,首先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

  • 税收数据透视发展脉动:前5个月厦门经济持续向好

    东南网7月14日讯(通讯员 周明凤)厦门市税务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市经济持续稳中向好,工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力,释放积极信号,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工业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发挥经济“压舱石”作用。1-5月,全市工业累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0.75%,增速全省第一,高于全省平均增速5.6个

  • 西平县破解农村“十化”问题之乡风庸俗化

    记者 许静/文 见习记者 赵永涛/图2025年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牌匾花落西平,实现了“首创必成”的庄严承诺。时间回溯到2024年8月,河北沧州移风易俗工作会议上,西平县委书记侯公涛作为唯一县级党委书记作典型发言。他以《坚持“五同五共”,推进移风易俗常态

  • 菌菇飘香 贵州赫章:小香菇成就大产业

    央广网毕节6月30日消息(记者任振国)连日来,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辅处乡兴旺村的菌菇大棚里,村民们正熟练地采摘、分拣、搬运、清洗等,筐筐饱满的平菇、香菇经过打包后,供应市场需求。近年来,辅处乡紧扣“产业兴村”目标,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为抓手,在葛布、兴旺等村重点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成功将“小菌

  • 余庆县白泥镇:五月脆李甜蜜上市

    盛夏时节,余庆县白泥镇迎来五月脆李子丰收季。漫山遍野的李树硕果累累,紫红色的五月脆挂满枝头,圆润饱满、色泽诱人,浓郁果香弥漫山间,当地通过电商平台将这份甜蜜销往全国各地,描绘出乡村振兴新图景。6月23日,笔者走进余庆县白泥镇魁龙村李子种植基地,只见果农们穿梭在郁郁葱葱的林间,手中的桶里不一会儿便装满

  • 人保寿险烟台中支开展“桑葚采摘+金融教育”宣传活动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践行“人民保险 服务人民”的企业使命,人保寿险招远市营销服务部以客户节为契机,于5月27日携手招远市金都桑蚕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匠心打造“桑葚采摘+金融教育”特色活动。这场将田园体验与金融知识普及有机融合的创新实践,既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又以沉浸式教育提升消费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