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琴一鹤”的经典化传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1 05:11:00    

作者:于晓川(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副教授)

北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至神宗熙宁年间,赵抃四次入蜀,分别在江原、梓州、益州、成都等地任职。赵抃善治,以惠民为本,能因俗实教。数次入蜀,在当地都留下了极好的口碑,以至“民思不忘”。北宋以后,不少文献都曾提到他携一琴一鹤、匹马入蜀之事。文人常以诗、词、文及日常用具、文玩器物等为载体,选择琴、鹤、龟等意象,对他的高雅志趣、廉洁清明进行艺术表达,自宋至元、明、清逐渐形成了“一琴一鹤”(或“一琴一龟”“琴鹤相随”“赵抃入蜀”,本文视为同一命题)这一较为固定的命题。这一命题广泛流传,并逐渐凝定为中华传统纹样与吉祥图案。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代表性命题,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内蕴的厚重性与传承性。

苏轼、沈括等北宋文人较早使用“一琴一鹤”语,对赵抃入蜀时琴、鹤、龟相伴的形象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赵抃去世后三年,苏轼应神宗之命作《赵清献公神道碑》,对赵抃政绩进行了全面总结,也记载了神宗欲用赵抃做谏官事:“上谓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龟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耶?’公知上意将用其言。即上疏论吕诲、傅尧俞、范纯仁、吕大防、赵瞻、赵鼎、马默皆骨鲠敢言,久谴不复,无以慰缙绅之望。上纳其说。”“匹马入蜀”“一琴一龟自随”是对赵抃轻装入蜀的描摹,苏轼这段记录还原了神宗对赵抃高度信任、称赏的场景,借神宗之言,道出了赵抃清廉高节已广为人知的事实。此神道碑是《宋史》录赵抃事的重要文献来源。关于赵抃第三次入蜀后被“召知谏院”,《宋史》参照了苏轼所撰神道碑的表述。《宋史》是后世很多史志的参照文献,苏轼是北宋文坛巨匠,则其神道碑或间接或直接影响了后世关于赵抃的记录。不止详细记录赵抃事,苏轼曾作《题李伯时画赵景仁〈琴鹤图〉》二首,其一为:“清献先生无一钱,故应琴鹤是家传。谁知默鼓无弦曲,时向珠宫舞幻仙。”诗取“琴鹤”意象指代赵氏清廉尚雅的家风,成为“琴鹤家风”一说的文献起点。沈括《梦溪笔谈》则记:“赵阅道为成都转运使,出行部内唯携一琴一龟,坐则看龟鼓琴。尝过青城山,遇雪,舍于逆旅。逆旅之人不知其使者也,或慢狎之。公颓然鼓琴不问。”笔记将赵抃入蜀任转运使之事故事化,“坐则看龟鼓琴”“慢狎之”“颓然鼓琴”等用语有场景再现的功效,突出赵抃好尚高雅、沉醉雅乐、不以俗礼、官级为意的一面。无论表述为“一琴一龟”还是“琴鹤”,苏轼、沈括等人对赵抃的文学书写无疑推动了赵抃琴、鹤、龟相伴的高雅、清廉形象的传播。

南宋后,诗、词中引入赵抃入蜀典故,“一琴一鹤”的表达较为多元化,或以琴鹤、琴龟并用,或琴、鹤,龟、鹤等相对应使用。诗歌的题材,主要是赠友人赴蜀地任职(后不限于蜀地)、访古(访赵抃祠、墓、故居)等。如杨万里“随身琴鹤如清献,治蜀功名更武侯”(《饯赵子直制置阁学侍郎出帅益州,分未到五更犹是春二十八字为韵,得犹字》),以琴鹤并用。楼钥则以琴龟并用:“乖崖袍带今重见,清献琴龟我更无”(《送赵德老端明帅蜀》)。这些送别诗多勉励友人为政得法,获得清誉,或赞扬友朋清正廉洁可比肩赵抃。访赵抃故居时琴、鹤、龟等几乎是必用的意象,如:“龟鹤不知何处去,谁将白鹿继高风”(王柏《过赵清献故居》)、“曾游携鹤当年郡,敢负焚香每夜心”(游朴《赵清献故居》)。祝穆编纂《古今事文类聚》时别集目录中,“清廉”下有“一琴一鹤”语。从南宋文人对赵清献的认识或记录可知,“一琴一鹤”已然是众所周知的命题,主要用来代指赵抃轻装入蜀,象征官员之清廉。

元、明、清时期,这一命题的使用语境更加丰富。在特定时刻,“一琴一鹤”也表述为“清献龟鹤”“清献琴”等,成为高节、风雅的代名词,用来恭维、赞颂友人。元人王恽《酹江月为友人寿中丞子初》言:“风爱堂前秋气好,歌里甘棠如昨。十二金钗,百壶清酒,细把红螺酌。年年此日,醉看清献龟鹤。”“清献龟鹤”似是一种风景,在为友人祝寿中成为风雅陪衬。明胡应麟也有祝寿诗“相君世胄本清献,琴鹤风流谁不羡”(《蟠桃歌为大学士赵公赋》),这一语境下,“琴鹤风流”与清廉没有必然联系,而被视为雅趣生活的典范。明邵宝、薛瑄、湛若水、钟芳、胡应麟等人诗有“清献鹤”“清献琴”之说,除传递赵抃的高洁形象,有的与家风相关,如湛若水《陪诸公瀛洲胜会其三 呈赵类庵少宗伯(名永)》:“清献本狷介,琴鹤适相随。峻洁殊绝俗,家风君独追。”诗中赵永有廉介之名,湛若水诗借赵抃颂友人家风清正。明清小说中,“一琴一鹤”作为众所周知的既定表达使用,或在开篇诗作中,或置于故事中。《海公案》第十七回写县官之清贫道:“管家有所不知,想在下一介贫儒,十载寒窗,青毡坐破,铁砚磨穿。一朝侥幸,两榜成名,筮仕远方,两袖清风,一琴一鹤之外,别无长物。”明末幼儿童蒙文《笠翁对韵·下卷·八庚》突出赵抃之清廉:“三箭三人唐将勇,一琴一鹤赵公清。”将“一琴一鹤”的传播提前到了孩童时代。

诗、词、文意象的提取与内在寄寓,促使了“一琴一鹤”命题的逐步凝定,在图画纹饰上也有所表现。元代以后,“一琴一鹤”(也常在释文中被表述为“琴鹤相随”“赵抃入蜀”)成为常见的纹饰,出现在瓷枕、瓷瓶、印章、笔筒、盖盒、玉牌等日常用具中。历史上有名的磁州窑瓷枕,其中一个常见的题材就是“一琴一鹤”故事。现磁县博物馆、石家庄市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等地收藏此题材枕。其中磁县博物馆藏一方元代磁州窑“长方形白地黑花人物故事枕”,枕面仅有赵抃抱琴、一只仙鹤起舞,线条简洁,画面素净;另一方“元代白地黑花赵抃入蜀方形枕”则画面丰富,枕面绘仙鹤在前,中有祥云自天垂于地,赵抃宽衣大袍随于鹤后,又有松树高耸入云,童子抱琴紧随其后。前后立面又饰以墨竹、牡丹等纹。山东博物馆藏“元白地黑花‘一琴一鹤’长方形枕”,赵抃执杖前行,束发长髯,衣带飘逸,后随一童子抱琴,仙鹤相伴,龟放长河。枕面左右饰以松、竹。这些枕画中,赵抃与琴、鹤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不同之处在于增加小童、龟、祥云、松树、墨竹、牡丹、山水近景等,尺寸不一。枕虽是普通生活用具,但将“一琴一鹤”绘在枕上,家庭教育、士风传承就融入了日常居处中。青花瓶、盖盒、杯、笔筒等物往往对“一琴一鹤”有更为具体丰富的呈现,画面常有鹤、琴、赵抃及小童等。今传世文玩器物中,代表性的有明末清初青花笔筒。笔筒呈长圆筒形,直壁深腹,筒壁画赵抃身着宋装,面带微笑,身旁一鹤低头回转,身后两小童一人扛扇,一人抱琴,周围兼有洞石、蕉叶、云纹等。同样题材的还有白玉牌、盖盒、三足杯等物,时代则兼及明、清。这些既有实用功能又有审美性质的生活、文房器物带着特定内涵的图案传承下来,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基于赵抃轻简入蜀之事,“一琴一鹤”通过诗、词、文、器物等的传播与传承,逐渐凝定为一个具有美学意义、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命题。历代文人对这一命题的意象择取、反复书写与多途径传播,主要缘于对赵抃为政有法、清廉律己、高雅志趣的认同。他们对美与善的不断追随,在精神上的自我省视,使“一琴一鹤”及其内蕴代代传承,最终凝定为中华传统纹样和吉祥图案,内化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01日 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 “一琴一鹤”的经典化传播

    作者:于晓川(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副教授)北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至神宗熙宁年间,赵抃四次入蜀,分别在江原、梓州、益州、成都等地任职。赵抃善治,以惠民为本,能因俗实教。数次入蜀,在当地都留下了极好的口碑,以至“民思不忘”。北宋以后,不少文献都曾提到他携一琴一鹤、匹马入蜀之事。文人常以诗

  • 京东外卖带动京东集团新业务收入增长199%,唯品会二季度GMV增至514亿元|未来商业早参

    每经记者:王郁彪 每经编辑:余婷婷|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NO.1 京东外卖带动京东集团新业务收入增长199%8月14日,京东集团发布了2025年二季度业绩报告。二季度,京东集团收入为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刷新近三年来同比增速纪录。其中,日百品类收入同比增长16.4%;服务收入同

  • 东阳光药赴港一体化上市,中国创新药资本化新范本诞生

    长江商报消息 高估值、研产销闭环,这家以创新资本运作登陆港股的中国药企,首日即跻身一线创新药企阵营。8月7日上午9:30,港交所交易大厅内,东阳光药(06887.HK)开市锣声敲响。屏幕跳动的数字背后,一场创新资本运作完成最终闭环——这家采用港股首例 “H股吸收合并私有化+介绍上市” 模式成功登陆香

  • 马克龙宣布法国将于9月承认巴勒斯坦国

    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地时间7月24日表示,法国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计划在今年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正式宣布这一决定(来源:央视新闻 剪辑:胡顺 实习生 徐佳怡)#热点新闻@华声 爆料电话0731-84329937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 清廉典故进机关首场展演活动在济南举办

    海报新闻记者 孙来彬 济南报道7月24日上午,由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委党史研究院(省地方史志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清廉典故进机关集中展演首场活动,在山东省老干部活动中心拉开帷幕。来自各省直机关部门单位的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接受廉洁文化的洗礼。多元形式展廉洁,沉浸体验

  • AI将帮你和宠物“对话”

    英国《卫报》7月12日文章,原题:新研究中心探索AI如何帮助人类与宠物“对话” 如果你心爱的猫突然“开口说话”,你还会觉得它可爱吗?当你的猫咪闷闷不乐,狗狗委屈呜咽,或是兔子食欲不振时,你是否也曾困惑:它们究竟在想什么?如今,这一困扰“铲屎官”的难题或将迎来突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将于今年9月3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