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王义卓 通讯员 张婧轩)从“单一防控” 到“警校深度协作”,从“被动应对”到“预防为主的主动治理”,从“传统勤务”到“智慧赋能的精准守护”......一直以来,公安浐灞分局深入贯彻市局 “531”预防警务机制,以浐水西路派出所为实践载体,紧密联合辖区中小学校,围绕“智慧勤务、智法同行、智育校园” 三个核心方向,推出十项可落地、可复制的具体举措,通过警校资源深度融合、力量同向聚合,将安全防线从校园内部延伸至周边全域,用“看得见的守护”为辖区师生筑起平安屏障。
双线护学联动 应急协同发力
为构建立体护学体系,浐水西路派出所推动“线上线下联动护学”双管齐下。一方面,牵头成立由公安、学校、家长志愿者组成的 “三方护学联盟”,特别依托“安全小班长”培养项目,选拔高年级安全意识强、责任心足的学生参与护学工作,既强化学生自身安全责任感,也为护学队伍注入“青春力量”;另一方面,安排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专人值守,依托公共视频系统开展实时视频巡查,动态监控人流、车流及可疑人员动向,对潜在安全风险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让校园周边安全监管无盲区。
针对突发事件,浐水西路派出所优化快速响应机制,打造“警方主导、多方联动”的处置格局。接到校园安全预警或突发事件报告后,派出所不再依赖传统派警流程,而是通过对讲机定位功能,直接呼叫指派就近警力赶赴现场,第一时间控制局势、完成安全隔离,并同步协调校园内部安保力量、行政管理人员及周边商户联盟启动联合应急程序——校园安保执行安全预案引导师生疏散避险,商户联盟成员维护周边秩序、监控可疑动向,形成高效协同的应急处置合力。
强培训提技能 筑防线迎开学

临近秋季开学季,为切实筑牢校园安全“第一道防线”,治安大队联合辖区各派出所,针对辖区中小学校保安员开展专项指导培训,同步深化校园最小作战单元建设与反恐防暴演练,以“实战化、精细化”标准夯实校园安全基础。

培训现场,治安大队民警王俊勇结合校园安保工作实际,手持防暴盾牌、钢叉等装备,逐一向保安员讲解操作要点,“大家注意,面对持械闯入者,首先要保持侧身站位,用盾牌护住躯干,再用钢叉精准控制对方手臂,千万不能正面硬抗,既要保证自身安全,也要为疏散师生争取时间。”同时,重点围绕校园一键报警系统的规范使用进行强化培训,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启动报警机制,为警方及时介入处置赢得宝贵时间。

在反恐防暴实战演练环节,民警模拟“陌生男子持棍棒试图冲撞校门”场景,随着“警报声”响起,校园保安员迅速穿戴防护装备,架设防暴盾牌组成防御阵型,通过专用对讲机向派出所报警。警力迅速抵达现场后,与校园保安员协同作战,成功将“持棍男子”控制并带离。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充分展现了警校联动、应急协同的高效处置能力。
演练结束后,浐水西路派出所民警对过程进行复盘:“这次演练大家反应很迅速,但在疏散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弯腰抱头,避免拥挤摔倒,后续我们会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再开展 2-3 次针对性演练,确保人人熟练掌握处置流程。”
通过 “理论讲解 + 实操演示 + 模拟演练” 的模式,不仅能让保安员掌握专业技能,还熟悉了协同作战流程,为秋季开学后的校园安全筑牢“硬核防线”。
开课堂普法律 反欺凌筑文化

为让法治教育融入校园日常,浐水西路派出所开设法治“第二课堂”,安排民警每学期定期入校授课,摒弃传统说教模式,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法律纠纷案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实例,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增强教育内容的现实感与针对性。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收集校园法治问题线索,对校园内发生的法律纠纷、违法犯罪行为,及时联合校方提供法律援助与解决方案,逐步构建 “懂安全、会防范” 的校园平安长效机制。
“在法治文化节系列活动中,我们会让学生扮演小侦探、法律顾问等角色,不仅能让他们亲身体验法律工作的乐趣与挑战,还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形式,深入剖析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常见法律问题的本质与危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浐水西路派出所负责人说。为激发学生学法热情,派出所联合学校开展法治文化节系列活动,在沉浸式体验中领悟法律精神,让法治理念在校园内生根发芽,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平安系万家,警校同心护新芽,公安浐灞分局将持续深化“警校共治”机制,细化十项举措的落地成效,不断完善“智慧勤务、智法同行、智育校园” 协同体系,让警校同心的合力更强劲、共治共护的防线更坚固,切实守护辖区每一所校园的平安稳定,护航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