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5月4日讯 4月24日,莒南县岭泉镇龙马湖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迎来2025年首批研学学子,在这片融合红色血脉与田园诗意的热土上,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研学之旅。
“同学们,这座抗日烈士纪念塔建成于1944年,铭刻着127位英雄的名字……”在基地红色教育核心区,学生们跟随讲解员走进山东抗日根据地宣传文教展馆,泛黄的《大众日报》创刊号、锈迹斑斑的油印机,将抗战岁月的烽火记忆娓娓道来。在《铁道游击队》原创地展馆,学生们在讲解员的解说中,化身“小游击队员”破译密电、护送物资,体验惊心动魄的抗战历程。“以前只在课本里读到‘铁道游击队’,今天亲手发送‘密电’,才真正理解什么是智慧和勇气!”七年级学生王梓涵在实景演练后感慨。
基地深度挖掘本土资源,构建“一核两区”功能布局,分别是,红色教育核:以1944年抗日烈士纪念塔、山东抗日根据地宣传文教展馆、刘知侠暨《铁道游击队》原创地展馆为核心,打造沉浸式爱国主义课堂;劳动实践区:设农耕体验田、高效农业教学基地,配套传统农具、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区,再现“耕读传家”文化;生态研学区:联动千亩水稻种植基地、鸡龙河湿地、草莓采摘大棚,开发气象观测、湿地科考、特色种植等自然科学课程。
该基地秉持将红色教育、农耕实践和生活劳动体验、自然科学知识普及于一体的教学思路,在课程设置上,开发编写了“弘扬革命传统、体验劳动之美”系列研学课程。每门课程集思想性、参与性、体验性、趣味性于一体,旨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我们马棚官庄村坚持农文旅融合多元发展,充分利用我们的红色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改造建设龙马湖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开设红色教育、农工实践、实景演练等丰富多彩的户外课程,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弘扬革命传统,培养劳动技能,增强团结协助意识。同时,让学生在田园研学中,获取各种自然知识,扩大视野,悦享自然。预计今年我们研学人数突破1.5万人,为村集体增收超过35万元”市委党史研究院派驻马棚官庄村第一书记刘军表示。
从烽火岁月的红色烙印,到稻浪翻滚的田园牧歌,龙马湖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用一方热土架起历史与未来的桥梁。在这里,一粒种子、一件农具、一段故事,都是最生动的教材。随着首批学子的欢声笑语,这片“稻香河畔”的红色热土,正书写着乡村振兴与立德树人的交融篇章。(通讯员 孟铄)
责任编辑:王军
来源::13 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