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江苏各地开展清明集体公祭和殡葬开放日活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09:16:00    

“以前一直很害怕谈死亡,今天来探访后,观念有了很大转变。”3月28日下午,市民吴鹏在参加南京市殡葬开放日活动后由衷地说,少花钱、少占地、少污染、少耗资源,这样推行绿色殡葬,做到了润物无声。

杨花欲雪,又至清明。连日来,江苏多地举办节地生态葬集体安葬仪式,南京、苏州、镇江等地还举办殡葬开放日活动,用绿色生命礼仪引导移风易俗。

人生终点站,和想象的不一样

当生命消逝,殡仪馆就是人生的终点站,遗体经冷藏、化妆、火化,最后化为骨灰,或撒向江河湖海,或掩埋黄土……活动中,80多位市民、媒体代表应邀参观南京殡仪馆。减项、降费、优服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现场环节,让公众感受到这个特殊行业的温度。

“过去对殡葬行业有忌讳,这次社区发布信息后,我们老夫妻俩决定过来看看殡仪馆的工作流程,也看看将来的归宿。”家住南京市玄武区的赵闽告诉记者。

殡葬服务的定价依据是什么?惠民政策有哪些?面对疑问,讲解员一一详释,通过服务项目数量与收费前后对比,让市民更加清晰地了解殡葬惠民便民举措,展示殡葬行业的公益属性。在遗体告别厅,一簇簇鲜花摆放有序;20多间守灵房,布置得温馨素雅……讲解员详细介绍殡仪各类业务的服务内容、办理程序和惠民政策。随着参观的进行,市民疑虑逐渐消除。

“亲人‘身后事’不知道怎么办、多头跑、时间长,如何让群众的‘伤心事、烦心事’办得‘宽心、舒心、暖心’?我们打造了96444大数据平台,一个电话或登录公众号,就能办理全流程服务。”南京殡仪馆业务接待部副部长刘琦介绍,近几年,在线办理殡葬业务的市民越来越多。

此次殡葬开放日的另一个重点,是带领市民看节地生态葬区。走进南京城市公益性骨灰纪念堂,市民们发现,这里环境并不阴暗逼仄,柜体面板上的松鹤图画寓意美好。

工作人员给家属发放一张“追思卡”,带有电子芯片,家属可凭卡打开格位外门,透过内门玻璃看到亲人的骨灰盒,这一人性化设计能更好地寄托哀思,慰藉心理。

“为满足非涉农区居民基本丧葬需求,我们充分利用殡仪馆纪念环原有场地,将其改造成城市公益性骨灰堂,并命名为‘宁思园’,这里总计规划格位3万个。”南京殡仪馆纪念环副部长史俊红介绍。

据统计,自2024年1月1日开放至今,南京殡仪馆纪念环已累计接待办理骨灰免费安放业务近8000户。

当天,在西天寺和功德园两家墓园的节地生态葬区,市民们了解到江葬、树葬、花坛葬等生态葬式在生态环保、节约土地方面的优势。家住雨花台区的市民陈威赫感叹道,与自然融为一体,生命的终点化作滋养万物的春泥,是落叶归根的另一种美好诠释。

南京雨花台功德园的相关负责人姜舟介绍,墓园推出的桂花树生态葬、雨花石花坛葬、节地壁葬的去化率达60%。过去一亩地只能建造240个传统墓穴,现在900平方米的围墙式花园就能打造3000多个墓穴。其中最大的桂花生态葬区,已有近万人长眠于此。节地葬法对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江苏来说,尤其珍贵。

“选择南京功德园的市民,70%以上会选生态墓。喷泉、花草、园林,这里就像一座人文纪念园,我们看到傅抱石的艺术墓就在身旁,看到每一个人的最终归宿都被绿植环抱,没有恐惧,只有欣慰。”姜舟介绍时,身边的市民感慨万千。

情归江海,造福子孙后代

3月26日清晨,随着阵阵汽笛长鸣,海葬轮船缓缓驶离上海吴淞客运码头,由苏州市组织的第九次海葬公祭在这里举行。在亲人的陪伴下,101位逝者与大海同眠。

轮船进入海域,伴随悠扬乐声,家属追思默哀、点烛祈福、鞠躬告别。大家登上甲板,将逝者骨灰连同芬芳的花瓣一起撒入海域,融入浩瀚无垠的大海。伴随浪花的轻语和海风的抚慰,思念随大海永恒,生命与自然共生。

逝者家属顾平说:“我来送别我的妹妹和妹夫。我们家族非常支持绿色殡葬,真正的纪念在心里。我自己百年之后也会选择同样的方式,我还想把遗体捐献给社会作贡献。”逝者家属朱耀度表示,为国家省地,为家庭省钱,让亲情延续的绿色殡葬方式,亲属们都很支持。

自2012年首次举办骨灰海葬公祭以来,苏州已先后有483名逝者魂归大海。逝者姓名也都镌刻在当地公墓的海葬纪念碑上,供家属祭扫。

“海葬是最彻底的生态葬,但让更多人接受,还需要漫长过程。”苏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成浩介绍,当地按照每例2000元给予生态葬补贴。让逝者与青山绿水相伴、回归自然,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殡葬改革迈小步、不停步。“经过多年努力,南京已有超过5万人选择生态葬,15.52万人选择骨灰堂安放,绿色环保生态理念渐入人心。”南京市殡葬改革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郭龙表示,土地越来越紧张,节地葬、生态葬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墓隐于林”,复合利用更节地

走进镇江丹阳追思园,只见植被茂密,绿树成荫。人们的第一感受——这里不是墓园,而是公园。事实上,这62亩林地曾经是历史上形成的“老坟山”,属于“低效林”,林区杂树丛生,存在村民散埋乱葬现象。如今作为农村公益性公墓,“墓隐于林”,复合利用,山林得到更好保护。

据悉,全省16个县(市、区)正开展林地、草地和公益性生态安葬地复合利用试点,寻找绿色生态殡葬新路径。如今,在江苏农村,远看是树林、近看是墓园的转型改造越来越多。

丹阳市横塘镇曹庄村村民杨木生介绍,公益性公墓不收村民费用,过去扫墓一身泥,现在环境好多了,还没有经济负担。

丹阳市民政局副局长张伟平表示,建墓不见墓,原来农村墓碑都是竖碑,现在林地墓地结合使用,用花坛葬的方式进行安置,从外观上看根本不像墓地。整体环境有了改善,传统墓园的感觉没有了,扫墓环境更优美,服务也更人性化。

目前,苏州、无锡、南通等多地传统墓园已经关园。从土葬到火葬是殡葬改革的“一次革命”,江苏用50年完成。今后,如果仍是人人都选择墓葬,势必导致高价墓地、祭扫拥堵的困局愈演愈烈。被称为殡葬改革“二次革命”的生态葬势在必行。早在2017年,江苏就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殡葬改革试点单位,13个设区市、所有县(市、区)均出台生态葬奖补激励机制。全省已建生态墓园近千处,可提供160多万个节地生态葬墓位。在全社会的持续倡导鼓励下,“十四五”以来,全省采取生态葬法已有3万多例。

以生命致敬生命,以温暖疗愈哀伤,注重生命礼仪,将是绿色殡葬的终极目标。(唐 悦)

来源:新华日报






相关文章
  • 枣庄迎来阴雨天气 市民需注意防范

    今天是9月15日,星期一,农历七月廿四。枣庄市天气阴转中雨,气温在22℃至28℃之间,东风1级,空气湿度95%。空气质量指数为良好,PM2.5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对市民健康无明显影响。目前,薛城区已发布大雾橙色预警,预计今天凌晨到上午,部分地区能见度较低,请市民出行注意安全。雨天路滑,驾车请减速

  • 太原12345集中解答近期市民关切问题

      结果反馈  8月18日市民反映南内环街南三巷机动车道路面有泥浆。小店区政府回复,工地已处理。  8月18日市民反映滨河西路辅路往漪汾桥入口处西向东方向非机动车道石墩错位。市城乡管理局回复,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中心桥梁所工作人员已处理。  8月18日市民反映朝阳街郝庄正街北巷路灯有故障。市城乡管理

  • 湖畔雨荷2.0璀璨亮灯

    晚上九点多,在广大市民和游客的见证下,湖畔雨荷在大明湖北岸华彩启幕,以优雅之姿点亮泉城夜空。它也完成了从1.0到2.0的焕然新生,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拍照打卡。焕新升级的“湖畔雨荷”,不仅乔迁新居,而且还以“三重惊喜”带来全新蜕变。升级后的“湖畔雨荷”2.0,并非简单复刻,而是融合现代科技手段与诗意

  • 锐评|以“零容忍”态度依法严惩侵害妇女权益的违法犯罪

    中国妇女报近日,河北孟村一女子被丈夫殴打致死,性质恶劣,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和愤慨。犯罪嫌疑人突破人伦底线,践踏法律红线,漠视社会法治秩序,漠视个体生命权,没有任何借口可以开脱,也没有任何人能够逃脱法律制裁。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抓获,并依法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这是正义彰显的“第一步”。维护妇女儿童

  • 农发行贵州贵阳市花溪区支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近日,农发行贵州贵阳市花溪区支行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影片《南京照相馆》。观影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南京照相馆》既是触动人心的历史影片,更是鲜活的党课教材,要从中汲取信念力量,以实际行动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此次观影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

  • 塔礁洲湿地公园:“江上孤岛”变鸟类天堂

    塔礁洲湿地公园全貌。不久前,福州市获评“国际湿地城市”,这一荣誉为闽侯塔礁洲湿地公园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当地政府抢抓机遇,全面启动空间布局建设,加速构建生态保护与社区共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让湿地生态红利真正转化为全民可感知、可共享的绿色福利。塔礁洲湿地公园位于闽侯县祥谦镇,是我省第一批公布的50个省级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