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旬阳市小河镇:代表助力抗旱 合力抢抓“墒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6:31:00    

持续数月的干旱少雨给旬阳市小河镇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使得覆膜移栽工作迟迟不能进行。5月8日,随着一场及时雨的落下,土壤墒情得到改善。为抓住有利时机,保障作物生长,镇人大积极协助政府,组织人大代表与镇村干部一起行动,全体下沉到各村,全力以赴抢抓墒情,开展抗旱保生产工作。

强化监督促落实,现场督导解难题。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与村干部成立专项督导组,来到16个务烟村,对烟草栽种工作进行全程督导。人大代表们仔细查看土地墒情、覆膜进度以及灌溉设施使用情况,详细询问村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每到一处,代表们都认真记录,将整理出的问题清单及时反馈给镇政府相关部门,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现场督导,确保了各项保生产措施落到实处,积极推动了栽种工作的开展。

科学施策助提升,精准发力提质效。镇人大利用部分人大代表专业优势,组织农业专家、技术人员与人大代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抗旱保粮方案,为农户提供科学指导。他们深入田间,针对不同地块的土壤条件和农作物品种,提出精准的种植和灌溉建议。同时,利用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及时向村民宣传科学的种植技术和抗旱知识,引导村民合理安排农时,提高种植效率。此外,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主动为村民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农作物种得下、长得好。

担当作为强保障,组织调配全护航。镇人大积极协调镇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农业生产物资的保障力度,为抗旱保粮提供了坚实后盾。迅速调配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确保村民能够及时购买到优质的生产资料。同时,联合镇执法队、市场监管所对农资市场开展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在水利设施方面,镇政府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灌溉渠道、水泵等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调配各式抗旱设备,确保灌溉水源能够及时输送到田间。

在镇人大和镇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全镇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抗旱保粮的良好氛围。镇村干部坚守一线,村民们辛勤耕作,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此次抢抓墒情行动,有效地缓解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为今年的粮食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讯员:聂旭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相关文章
  • 旬阳市小河镇:代表助力抗旱 合力抢抓“墒机”

    持续数月的干旱少雨给旬阳市小河镇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使得覆膜移栽工作迟迟不能进行。5月8日,随着一场及时雨的落下,土壤墒情得到改善。为抓住有利时机,保障作物生长,镇人大积极协助政府,组织人大代表与镇村干部一起行动,全体下沉到各村,全力以赴抢抓墒情,开展抗旱保生产工作。强化监督促落实,现场督导解难题

  • 决胜港九 大道如虹!港九路拓宽改造全线通车纪实

    4月30日,港九路拓宽改造项目全线建成通车!这条全长约8.8公里的民生大道宛如巨龙般蜿蜒于大地之上,不仅是港九美丽乡村先行区建设的交通动脉与景观干线,更是一条带动沿线9个行政村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致富路。“南泥湾”蜕变“致富路”“我从小就在这边住,以前这条路很窄,而且坑洼不平,现在你看,这路修得多漂亮

  • 5月1日起,这四类人员可再迁回农村户口!

    2025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正式生效,新规为原农村户籍人员开辟了“返乡落户”通道,并规定回迁人群、条件等。根据规定,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上学、服役、务工、婚姻等原因,户口迁入城镇转为非农业户口的,除公务员(不包括聘任制公务员)外,家里仍有房屋或土地的(承包地,自留地

  • 江津中支2025年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宣传简报

    2025年,富德生命人寿江津中心支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安全法颁布十周年的号召,围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公司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小组,确保活动有效推进。通过线下宣传、专题培训等形式,广泛普及国家安全知识,营造浓厚氛围。我们利用前台电视屏幕滚动播放宣传视频,并主动向客

  • 旬阳市 | 红军镇人大:“随手拍”为民解忧

    近年来,旬阳市红军镇人大在代表履职实践中积极探索“随手拍”小程序的使用,人大代表通过“随手拍”小程序帮助群众解决最现实最根本最直接深的日常生活中的“小微急”问题,代表以实际行动切实推动人民群众民生小事的解决,以代表的力量助力全镇民生事业的发展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丰积社区林家坪安置小区内一处排

  • 贵阳:村容焕新激活村旅“新经济”

    近年来,贵阳市大力推进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的农村“五治”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地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基本完备,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在此基础上,贵阳各地因势利导,盘活乡村闲置农房,巧借生态和民族文化优势,催生了一批民宿、康养、避暑等旅居新业态,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逐年增长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