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医疗设备更新持续推进:国内外厂家角逐,基层医疗如何发挥设备功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4:39: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利明 上海报道

2025年以来,多地医院、地方政府密集发布医疗设备采购项目。仅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集中发布超20条开标公告,有关医疗设备更新项目的总预算金额超过1.5亿元;《福建省2024年CT、MR医用设备集采公开招标公告》中,七个采购包总预算8.97亿元,设备总数量达92台……

大规模医疗设备更新需求的释放,正在进一步实际落地,政策也在持续加码。继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今年1月,《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明确加力推进设备更新。

政策东风下,县域医共体已然成为一股新生“主力军”。2025年计划安排100亿元财政资金专项支持县域医共体设备升级,重点覆盖CT、B超、血液透析等基层刚需设备,并计划改造3万间病房。

医装数胜数据显示,在“设备更新”等相关利好政策带动下,以及2024年后半段积压的医疗设备采购需求被集中释放,国内县级医院医疗设备采购规模随之增长,月份同比增速也大幅提升,市场复苏信号已显现。

“过去一年,大型设备更新政策在不断推进中。接下来,预计新一轮计划会陆续开始。”有医疗器械企业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中国市场的长期潜力是不变的,人口基数庞大、老龄化加速等,中国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还很大。”

国内外厂家同台竞技

行业数据显示,2024 年国内设备招投标规模为1371亿元,同比下降20%。但同年第四季度,随着设备更新快速落地及院端预算加速使用,环比改善显著,12月采购规模跃升至253亿元,同比增加49%。2025年1月,采购规模达169亿元,同比增长40%。

平安证券研报也分析,高端影像设备是首轮设备更新重点。具体到各品类,CT采购规模自2024年第四季度逐月上升,今年1月同比增长55%;MRI增长更为迅猛,12月招投标规模达 32.8亿元;分子PET设备12月同比增长200%,2025年1月同比增长546%;DSA自2024年 11月起保持较快增长。

不过,超声设备因过往保有量大,在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2024年第四季度恢复显著,部分招投标活动延至2025年第一季度,使得1月同比增长71%。监护设备2024年上半年采购受压制,下半年恢复正常,9月、12月采购量较大。消化道内镜在2024年下半年增速逐步恢复,胸腹腔镜与消化内镜类似,2025年1月增长较快,均受益于设备更新政策落地。

多地设备采购项目也在持续进行。近日,海南省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以旧换新”项目医疗设备集中采购项目中标结果陆续公布,目前超声设备采购标段已完成。据了解,该项目共分为4个标段10个采购包进行招标,合计招标200套超声设备,总预算高达1.9亿元,最终中标总金额近1.19亿元。

中标结果显示,迈瑞医疗中标7个包共计160套超声设备,中标总金额接近9900万元。其次是东软医疗,中标18套设备,中标总金额1008万元;GE医疗中标13套超声,中标总金额936万元;思多科则中标9套超声设备,中标总金额33.12万元。

谈及我国医疗设备市场情况,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医师曹崑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近年来,医疗设备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国产厂家不断追赶,通过自主研发或借鉴技术,持续提升产品性能;跨国厂家也加快国产化步伐,诸多先进技术不再存在特殊壁垒。无论是大型设备还是小型器械,国内外企业都在根据我国国情和需求,积极更新软硬件技术。”

在硬件设备更新之余,也有不少厂商为设备提供功能拓展的软硬件升级迭代服务。对比更换新机,升级迭代方式是否节约更多成本?GE 医疗中国客户服务产品总经理赵斌向21世纪经济报道解释,“因为升级范围有大有小,会根据医院的需求而定。”

“不同医院对设备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采购多台设备的情况下。部分医院为开展科研工作,要求购置最顶尖的设备,而另一些医院仅需设备具备满足日常临床工作的基础功能即可。因此,设备的成本效益会因医院的实际需求不同而有所变化。”赵斌补充。

赵斌进一步表示,“若需求主要为了提升临床应用功能,那么软硬件迭代和功能拓展是一种具有性价比的选择,医院不仅能够用上当前先进的功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有助于医院控制成本,契合绿色经济循环理念 。”

基层成“主战场”,如何发挥设备功能?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贺州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桂娥也公开表示,建议国家支持先进的医疗设备普及到西部中小城市,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提升广大基层群众的就医体验。

今年以来,县域市场的设备更新持续火热。包括四川、黑龙江、河南、宁夏等多地陆续推进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工作。例如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项目此轮采购核磁6台,预算金额4800万元。

此外,河南省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项目预计将在今年4月采购,预算金额3.3亿元,采购品类包括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64排CT及64排以下CT)、数字X线摄影系统、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救护车五类。除设备采购外,目前县域信息化建设也在持续开展。

在业内看来,设备更新采购有望大幅补强县域医共体的诊疗能力,是迈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关键一步。不过,随着高端医疗设备向基层医院下沉,如何充分发挥设备功能成为关键问题。

“设备是医疗服务的基石,而人才则是关键。”赵斌指出,高端设备下沉后,基层医院普遍存在设备功能利用不充分、科室项目单一、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要求下,部分基层医院图像质量不达标,甚至出现必要序列缺失的情况。为解决这些问题,GE 医疗也推出一套全新的人才赋能方案,即“智开源”作为临床增益服务。

而在与基层医院医生交流中,曹崑也发现一个普遍问题,“基层医院虽迅速配备了带有基本 AI诊断系统的设备,但部分医生因接触较少、信心不足,对AI诊断结果存在盲目信任。当实际情况与AI诊断不符时,基层医生常感到困惑和担忧。”

对此,曹崑建议基层医生要辩证看待AI 。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应用AI辅助诊断,同时仔细核对自身判断与AI结果是否一致。若遇疑问,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应及时与上级医院经验丰富的医生沟通交流,借助双方力量解决问题。她强调,基层医生要学会使用AI,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提升自身诊断能力,而非盲目依赖。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
  • 自律挑战?想“躺赢”却被“割韭菜”

    独处挑战、自律挑战、不使用手机挑战,随着挑战天数和难度的增加,相对应的奖金更加丰厚……相信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刷到过类似活动的广告。然而,成功案例鲜有,挑战者因规则苛刻“痛失”高额报名费而导致的纠纷却不少。这类“躺赢”式挑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资质”作噱头,“免责书”来甩锅所谓的自律挑战,常见的有三种

  • 首例!财政部向股份行派驻股权董事

    刘筱攸 总资产稳健扩容至3.64万亿元的广发银行,难逃营收与净利双降困境;但同时经营面上呈现了净息差降幅收窄、不良双降、拨备覆盖率逆势上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创新高等亮点。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28日召开的广发银行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该行选举了财政部提名的蔺雪冰作为董事。广发银行也由此成了

  • 面板行业一季度“开门红” 头部厂商以技术升级争夺增量市场

    4月29日,TCL科技和京东方都交出了亮眼的一季报。在2025年一季度,TCL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01亿元,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大增322%。增长主要由面板业务推动,与之相关的半导体显示板块营收275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29%。再看京东方,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5

  • 贵州茅台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14.43亿元

    中新社贵阳4月29日电 (记者 蒲文思)2025年第一季度,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14.4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67%。29日晚间,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14.43亿元,同比增长10.67%;

  • 北辰实业2025年首季营收11.95亿 权益销售金额9.76亿

    观点网讯:4月29日,北京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北辰实业实现营业收入11.95亿元,同比下降30.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5亿元,亏损额较上年同期的-1.74亿元有所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45.8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08

  • 同比增长8.7% 一季度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

    2025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8351.5亿元,增长12.2%;进口11390.3亿元,增长6.2%。服务贸易逆差3038.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6亿元。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一季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