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昆昆 李正豪 北京报道

曹操出行于“五一”假期之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更新招股书,此前,曹操出行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这标志着该公司赴港IPO进入实质性阶段。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这是曹操出行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上一次是2024年4月29日。一年之前,嘀嗒出行(02559.HK)、如祺出行(09680.HK)、曹操出行等先后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如今只剩下曹操出行仍在排队。就二次递表和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记者采访曹操出行方面,但截至发稿,对方尚未回复。
谈及此时曹操出行上市的考量,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向本报记者说:“对于它的母公司来说,有非常丰富的上市经验,旗下多家企业都已经成功上市了,而且它是今年上市,肯定预估到会是一个不错的窗口期。它肯定未来坚定地看好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坚定地看好资本市场的发展,所以这个时候选择去登陆资本市场,接受公众的检验。”
持续亏损
曹操出行成立于2015年,是吉利控股集团孵化的网约车平台。自成立以来历经多轮融资,B轮投前估值达170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6月30日,曹操出行在83个城市运营,构建起覆盖网约车、顺风车、企业用车的多元服务矩阵,2023年总交易额(GTV)达122亿元,市场份额4.79%,稳居行业前三。
曹操出行以“公车公营+认证司机”的B2C模式为核心,主营业务涵盖了网约车服务(惠选服务和专车服务)、车辆租赁及销售等。其中,网约车是绝对的业务核心,贡献了公司超90%的营业收入。
招股书显示,曹操出行在2024年实现了收入的大幅增长。全年公司实现营收147亿元,同比增幅达37.4%。同时,公司的毛利率也进一步提升,从2023年的5.8%显著提升至8.1%,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具体来看,曹操出行2024年来自出行服务的收入为135.67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92.6%;来自车辆租赁收入为1.87亿元,占比为1.3%;来自车辆销售的收入为8.67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5.9%。
从近几年业绩来看,2021年至2024年6月底,曹操出行的营收分别为71.53亿元、76.31亿元、106.68亿元和61.60亿元;但同期销售成本居高不下,在营收当中的占比分别高达124.4%、104.4%、94.2%、93%;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30.07亿元、-20.07亿元、-19.81亿元和-7.78亿元,报告期内累计亏损超过77亿元,从成立至今更是亏损超过130亿元,目前尚未到达盈亏平衡点,想要赚回累计亏损恐非一日之功。
持续大额亏损,让公司整体财务情况并不乐观。截至2024年6月底,曹操出行的资产负债率高达221.7%,报告期内公司一直处于资不抵债的情形。流动负债总额达到了96.7亿元,而对应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仅有1.2亿元,造血能力较弱,账上的现金及等价物也仅有15.35亿元,短期偿债缺口超80亿元。
整体来看,2022年至2024年,曹操出行营收在逐步增长,公司亏损有所缩窄,不过依旧处于亏损状态。对于公司的持续亏损缩窄,曹操出行方面表示,因为在推出定制车及全面车服解决方案的支持下,成功实施优化车辆TCO(总拥有成本)的策略以及减少司机补贴。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按总交易价值(GTV)来计算,曹操出行2021—2023年稳居中国网约车行业前三,在2023年市场占有率为4.8%。不过其与第一名滴滴(DIDIY)的差距甚远,滴滴作为绝对的龙头,以75.5%的市占率稳居C位,地位尚不可撼动。
融资用途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至2024年,曹操出行营收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其订单量的快速增长,期间年内分别为3.83亿单、4.48亿单、5.98亿单。但是绝大多数订单来自聚合平台,数据显示,曹操出行在聚合平台的订单分别占GTV的49.9%、73.2%及85.4%,同时分别占订单量的51.4%、74.1%及85.7%。可以看出,公司对聚合平台依赖度较高。
谈及对其未来发展的看法,丁道师表示:“我认为还是稳扎稳打。现在这个状态其实是非常好的一种状态,不需要大规模烧钱营销,保持一个中低速或者是中速的一个增长,保持财务的健康,比什么都关键。总的来说,我还是认可其现在的发展节奏的。”
不过,持续的亏损让该公司压力很大。
在IPO前,曹操出行完成了多轮融资。其中在2018年1月完成A轮融资1亿美元的融资,每股成本为30.75元,交易前估值为96.42亿元。2018年3月完成A1轮融资,募资3.5亿元,每股成本为30.76元,交易前估值为103亿元。
此后在2021年8月完成18亿元融资,每股成本为37.6元,投前估值为170亿元。
虽然经过多轮融资,但是公司资金压力目前并不小。截至2024年,曹操出行的负债总额为112.83亿元,流动负债净额为81.46亿元,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9亿元。
曹操出行在招股书中表示,此次港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未来三年内改进车服解决方案及服务质量、推出一系列定制车、提升技术及投资自动驾驶、偿还若干银行借款的部分本金及利息。
曹操出行目前的非流动资产很重,有一支超3.3万辆车的自营车队。截至2024年6月底,在曹操出行的28.5亿元的非流动资产中,有22.1亿元为自有车辆,占比达到了77.5%。而这每年将带来巨大的折旧及维修成本。
招股书显示,假设曹操出行的一单收入8.8元,除了6.9元给予司机外,还需支付1.2元的折旧及车辆维修成本,占到一单总收入的近14%。车辆采购和维修的成本具有很强的刚性,这就直接侵蚀了公司的毛利率。
目前,公司运营两款针对出行场景的定制车辆,枫叶80V及曹操60。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枫叶80V及曹操60的预计TCO(全生命周期成本)分别为每公里0.53元及0.47元。这意味着与典型纯电动汽车相比,公司的定制车辆TCO分别降低33%及40%。
在自动驾驶领域,曹操出行于2月28日上线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在苏州和杭州启动Robotaxi示范运营。背靠吉利集团,曹操出行成功构建“定制车+自动驾驶技术+出行平台”全域自研闭环智驾生态,预计2026年年底推出专为自动驾驶而设的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