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职校教师如何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9:10:00    

笔者的整个职业生涯是在职校度过的。几十年的职校工作经历让笔者产生了许多深切的感受。其中之一便是,职校教师在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方面有着“先天不足”。

这里所说的“先天不足”是指,职校教师和学生分属两种类型的人——教师是应试教育的受益者,学生则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受益者”身上的优点“失败者”学不来,“失败者”的内心感受“受益者”无法体会,所谓与学生“共情”就比较困难,“受益者”与“失败者”的话语体系不在一个“频道”上,行动体系不在一个评价系统中。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工作收效甚微,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也就不足为奇了。

笔者认为,职校教师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首先要有意识地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

第一,职校教师必须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然后和学生一起出发,这是教书育人的前提。职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从自信引向成功。因此,职校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成全学生的生命发展,让每一个职校生走得更远更好。

笔者近年来发起组织了中职教师写作活动,在活动中,有机会读到了大量的教育故事。许多教育故事的主要情节高度相似,如男生抽烟或女孩化妆染发,被德育处查到扣班级的分,班主任让学生写检查,学生低头认错,不久故技重演……学校有校规校纪,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教师也有灵活处理空间。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冰山”在水面之上的部分,教师如果不去了解“冰山”在水面之下的部分,直奔“冰山”而去,必然是“泰坦尼克号”的下场。

第二,职校教师要牢固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职业教育观。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社会上的三百六十行,老百姓的开门七件事,绝大多数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换言之,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正是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合格公民和普通劳动者。因此,职校教师必须是一个对普通劳动者充满敬意的人。

鉴于此,笔者认为,职校教师应该以培养“珍贵的普通人”为出发点,给学生前行的动力和勇气,“教育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往油箱里注油”。在职校,教育教学最为重要的工作是唤醒、点燃,让学生树立自信,认为“我能行”“我的人生有未来”。要让职校生明白一个道理,职校的三年或五年是上天赐予的发展良机,抓住这几年宝贵的光阴,来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完全可以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第三,职校教师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还有赖于学校营造凸显类型教育特征的育人环境,从根本上改变普通教育的育人方式。职校学生应该有两种身份,一种身份是学生,另一种身份是准职业人。相应地,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应该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学生的培养,其培养方向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二是对准职业人的培养,其培养方向是让学生未来成为用人单位满意的员工。前者要突出的是“学做人”,后者要突出的是“学做事”。

鉴于职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将“学做人”与“学做事”加以融合,即“学做人”要在“学做事”中体现出来,要贯穿“学做事”的始终。笔者认为,在职业学校中要让学生广泛参与到学校事务中来,突出学生自治,突出社团活动,突出体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存在感、归属感;要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融合校园文化、产业文化、企业文化;要创造性地实施学分制,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所有这一切都要求职校教师首先要成为“会做事,肯做事,做成事”的高手。要成为这样的高手,职校教师就应该脱掉教书人的“长衫”,在灵魂深处走下讲台,融入学生生活,用心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

(作者系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原副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01日 第05版

作者:刘景忠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大学生心理健康

    阮一帆 彭娅珲当代大学生身处科技指数级发展、文化多元交融与社会思潮更迭的时代,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复杂严峻,引发教育领域从理论到实践的多维度关注。传统心理健康干预手段存在覆盖面有限、精准性不足等局限。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新语境和新方案,高校须以安全为底线,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大学

  • 书香园小学:让“光盘行动”成为校园风尚

    近日,书香园小学以“世界粮食日”为契机,聚焦学生餐精细化管理,将节约教育与营养健康深度融合,打造校园餐饮新生态。全校800余名师生通过系列实践,让“光盘行动”成为校园风尚。在学生餐管理中,学校创新推出“按需取餐”机制,通过动态统计用餐人数、分时段分批次打餐,从源头减少餐食浪费。主题活动中,各班以“学

  • AI时代为何要读书?作家蒲荔子在体育东路小学兴国学校开讲

    南都讯 记者杨晓彤 4月28日,知名青年作家、诗人蒲荔子受邀参加广州市体育东路小学兴国学校书香语艺节启动仪式,并给同学们分享了他对AI时代中“读书”的体会。作为该校“快乐读书人”名家讲坛首位讲者,蒲荔子一开始就以“盲人眼前的色彩是怎样的”“你跟秦始皇谁的生活条件更好”“你还记得上个星期吃过什么”等有

  • 遇见你丨健身“连姐”卢怡蓓 全职妈妈“炼”成专职教练

    刚刚视频中这位玩转各种健身器械的大姐,名叫卢怡蓓,今年50岁,在浙江杭州生活11年了。当同龄人开始规划退休生活时,卢怡蓓却开启了她崭新的人生。8年前,作为全职妈妈的她第一次到健身房进行力量训练,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举铁。在两年时间里,卢怡蓓考取了国家职业健身教练认证,成为一名健身教练。在健身教

  • 老王支书的“枇杷行”

    春末夏初,瓜果飘香。4月24日,记者走进贵州省兴仁市马马崖镇九盘村,万亩枇杷喜迎丰收,金黄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抢“鲜”供应市场。“你能看到这么多枇杷,那都得感谢老支书。”正忙着交易的果农王伟说,村民丰收增收的背后,离不开这位老支书的辛苦付出。老支书名叫王春立,今年六十多岁的他

  • 从“统一”到“定制”,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现代商务学院重塑晚自习翻开新“夜”章

    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2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 通讯员 孔田田摄影报道)当标准化的传统晚自习遇见创意无限的策划团队,会迸发怎样的奇妙化学反应?近日,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现代商务学院立足专业特色,依托“知行合一·六维焕新”育人模式,从“红色思想教育、专业技能锤炼、数字创新探索、艺术美学熏陶、劳动实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