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74斤压垮腰椎!36岁男子术后告别十年腰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5:59:00    

极目新闻通讯员 荆彤 吴玲玲

36岁的小伙被腰痛反复折磨近十年,最近几个月更是疼得走路困难,而导致这一症状的“罪魁祸首”,正是他高达270多斤的体重。

王先生自青少年时期起体重便远超常人,巅峰时达274斤。因长期承受巨大身体负荷,他早在十余年前便出现腰部酸胀症状,但未引起重视。两年前,王先生腰疼的症状开始频繁发作,出现右足麻木现象,近两个月,他不仅腰腿麻木无力,连正常行走都成了难事。“虽然做了不少按摩、理疗,但仍然无法缓解。”一周前,王先生来到武汉市第四医院脊柱及骨肿瘤外科中心检查,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并伴有椎间盘膨出,神经根受压严重,急需手术治疗。

“患者两节椎间盘突出和脱出,椎间隙塌陷,后纵韧带骨化巨大,突出的髓核和巨大的钙化都严重压迫了神经。”该院脊柱及骨肿瘤外科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坤介绍,若采用微创手术,无法完全清除后纵韧带的巨大钙化,无法解除压迫,去除脱出的髓核后,纤维环几乎无法愈合,残留的软骨终板、纤维环可能再次突出,再次形成压迫,所以,张坤建议患者采取开放手术,清理骨化、突出的髓核及椎间隙,再通过植骨融合内固定稳定椎间盘。

医生与王先生沟通后,王先生果断选择了手术。术中,医生为他实施了突出的椎间盘精准切除,并进行神经减压,手术很成功,目前,他已能下床进行康复锻炼。“以前我腰腿一疼就根本没法动,术后,我的疼痛麻木症状明显缓解,感受到久违的轻松。”经过一周的术后观察及康复治疗,王先生于4月14日康复出院。

“当身体超重时,腰椎压力会显著增加,体重每增加10公斤,腰椎所承受的压力可增加50公斤。”张坤提醒,过大的体重不仅对椎间盘、骨关节造成巨大压力,长期超负荷还易引发各种骨关节病。建议成人保持健康体重,饮食规律,控制食量,适量运动。如果已有腰腿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应尽早就医。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
  • 青海首批 !

    “相比于抽象的X光、CT、MRI等影像学图片,骨模型能让患者和家属更直观、清晰地理解病情、病变位置、严重程度以及手术方案,可以通过触摸和观察模型,更好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过程,增强对医生的信任感,改善医患关系。”7月10日,天域(青海)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晶说。日前,东川工业园区企业天域(青海)

  • 紫牛热点 | 3岁男童因“打呼噜”入院做手术,昏迷不醒多天,被初步诊断可能“脑死亡”

    近日,广东湛江3岁男童小苏经历扁桃体手术后被初步诊断可能“脑死亡”的事让人揪心。他于6月27日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鼻内镜下腺样体+双侧扁桃体囊内切除手术,然而术后,他持续昏迷不醒,中间经历抢救,后脑电图异常。家属李女士告诉记者,“孩子是因为口呼吸和打呼噜去医院看病的,这么点小事情,没想到是这个

  • 辛苦减重,如何才能不反弹?| 科学减重一起来

    来源:健康中国在临床营养科的日常工作中,我们见到了不少减重后又反弹的案例,其中一位减重者令人印象深刻。她姓刘,今年25岁,身高163厘米,之前的体重一直在65千克左右徘徊。刘女士曾多次短期尝试各种减肥方法,但收效甚微。工作后,她下定决心节食减肥,每天只吃一些水煮蔬菜和少量鸡胸肉,在坚持3个月后,她的

  • 跨国医疗诠释毓医“心”高度——“洋女婿”跨越大洋的治愈之旅

    【来源:胶东在线】胶东在线6月16日讯(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 “万里家乡颤难愈,方知华夏有真术。所幸中国遇名医,始信烟台藏毓璜。” 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内二病区温情涌动——外籍患者道格拉斯(音)在房颤手术痊愈出院之际,将一面锦旗郑重地送到科主任初红霞手中。短短28字,道尽了这位外籍商人跨越重洋在

  • 日照港口医院:“活力港口 健康有我”燃脂减重义诊活动圆满收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隋忠伟 刘涛近日,由日照港工会与日照港口医院联合举办的 “活力港口 健康由我” 燃脂减重义诊活动圆满收官。其中,6月12日下午在日照港青年公寓举办的第三期 “健康体重管理・中医药文化惠职工科普活动” 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热烈的现场氛围,成为此次系列活动的一大亮点。当日,活动以 “科学

  • 减重时容易抑郁或许是真的,营养专家分享应对方法

    受访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田雨汀为什么有人在减重时,不吃碳水感觉“人都变傻”,或者食量减少后就特别容易暴躁易怒?《英国医学杂志·营养预防与健康》发表的一项新研究给出了答案——低热量饮食与抑郁症状风险增加有关。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从2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