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生活观察丨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脑中的橡皮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2:33:00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刚放下的东西转头就忘,日用品的名称怎么也记不起,慢慢认不出亲人,逐渐失去自理能力……阿尔茨海默病如同“脑中的橡皮擦”,记忆的迷失,困住了上千万老年人及其家庭。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的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提出,到2030年,痴呆防控科学知识基本普及,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全面开展,老年期痴呆风险人群得到早期干预,规范化诊疗机制更加完善。

能否为记忆擦除按下“暂停键”?从新药研发到早期干预再到社会支持,一场多方参与的“记忆保卫战”正在展开。

新进展:治疗选项在增多

尽管阿尔茨海默病被人类识别出来已有100多年历史了,但这种病的病因迄今并不明确。

目前主流学说认为,β淀粉样蛋白等在大脑内沉积形成斑块,破坏了神经元,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减退、词不达意、判断力下降等脑功能异常和性格行为改变。许多治疗方式也围绕这一机理展开。

3月底,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多奈单抗注射液在国内正式上市。公开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药物最高可减缓35%的认知和功能衰退。但与之伴随,也有脑水肿、脑出血等一些潜在副作用。

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伟介绍,这一新药可通过清除淀粉样蛋白斑块来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速度,从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将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增加更多选项。

如果说抵御阿尔茨海默病是在暗夜中行走,那么火把正在一个接一个点燃。近年来陆续有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获批上市,特别是针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一定效果。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物医药研究部学术主任刘瑞田告诉记者,尽管这一领域的新药研发投入大、成功率低,但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科研人员仍在努力不懈攻坚,也从不同方向取得一定成果。

早诊治:让遗忘慢一些

北京市民王先生近日带父亲到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痴呆门诊。“父亲最近出现话说不清楚、情绪改变等情况,想来寻求一下医生的专业意见。”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高晶介绍,阿尔茨海默病不只有“记忆力下降”的症状,如果出现分不清当下的季节、找不到回家的路、叫错东西名字或者说话说半句、性情改变等,都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表现。

如果记忆的橡皮擦不能停止,至少可以让它擦得更慢。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慢性病变,目前很难治愈,但可以通过早干预、早诊治来延缓疾病进展。”王伟说,轻度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通过认知训练,让大脑保持在较好状态,对于适用相关药物治疗的患者,早期用药也能发挥更好作用。

王伟提示,如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症状,要及时就诊,获取专业帮助,既不能轻视,也不要因认为“无药可医”而延误治疗。

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一年内就诊率约30%,认知率较此前有了大幅提高。

多关爱:更好守护“老小孩”

河北省保定市居民张女士,照护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已有十余年。她总结出了一些小技巧——给家中的常用物品贴上标签、在母亲衣服上缝上写有家人手机号的标签……

对抗阿尔茨海默病,一半靠医疗,一半要靠家庭和社会的温度。

“耐心倾听、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和共情很重要。”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康琳说,与患者交流时,要保持耐心,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空间,同时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控制语速,确保患者能够理解对话内容,还可以利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非语言方式传达关爱与支持。

此外,可以通过看老照片、听老歌等方式,帮助患者回忆美好的往事,增强情感联系;通过拼图、积木等简单的益智游戏,锻炼患者的手眼协调和思维能力;设置提醒工具,帮助患者记忆重要事项。

来自社会的支持也不能缺席。《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特别提出,增加痴呆老年人照护服务供给,支持城乡社区建设相关照护设施,鼓励支持建设痴呆老年人专门照护机构,加强职业教育痴呆照护相关专业人才培养。

到2025年年底,广州将建成不少于4000张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并为认知障碍者的家属提供专业化培训;山东省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转诊和干预服务,提高就诊率……在全国多地,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患者的诊疗和照护体系建设正加速推进。

“记忆保卫战”进行时。诊疗照护中的每一份关爱、新药研发中的每一步进展,都在为患者争取更多“记得”的时光。

来源:新华网

作者: 董瑞丰 徐鹏航

相关文章
  • Kilimall副总裁关键:非洲吸引力在于未被充分开发的潜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静怡 澳门报道9月5日,高品会开馆仪式暨中国(澳门)跨境电商展开幕仪式在澳门举行。会上,Kilimall副总裁关键在以“数字丝路重构全球消费新图景”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上分享,非洲市场正悄然成为出海企业新的机遇之地。Kilimall于2014年成立于肯尼亚内罗毕,名字源于非洲第一

  • 巨疼!会传染!过度劳累、熬夜或引起这种病

    带状疱疹,被称作最疼皮肤病,大约三分之一的人一生中至少会患一次带状疱疹。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增带状疱疹病例约156万人。01带状疱疹发作的主因是自身免疫力下降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感染性皮肤病,90%以上的成人体内都潜伏着此病毒。儿童时期感染该病毒后,首次发病通常会患水

  • 暖了丨17年献血68次、26400毫升后,临沂小伙再捐献240毫升造血干细胞

    在临沂客户端讯17年献血68次、26400毫升后,9月4日上午,河东90后小伙王德雨又捐献了24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我市第15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王德雨成为我市第15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王德雨的心中,一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种子。早在2008年,王德雨就踏入了无偿献血的行列。17年来,他累计

  • “一琴一鹤”的经典化传播

    作者:于晓川(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副教授)北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至神宗熙宁年间,赵抃四次入蜀,分别在江原、梓州、益州、成都等地任职。赵抃善治,以惠民为本,能因俗实教。数次入蜀,在当地都留下了极好的口碑,以至“民思不忘”。北宋以后,不少文献都曾提到他携一琴一鹤、匹马入蜀之事。文人常以诗

  • 【专题】以4C理念驱动医药联合门诊

    早在2008年,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便率先开设付费药物咨询门诊,探索药师深度参与临床的新模式。2016年,医院又在全省率先建立抗凝门诊,集中管理抗凝治疗患者的血栓和出血风险。在传统诊疗模式下,这类患者通常先在医师门诊确诊并接受初步治疗,若出现复杂的用药问题,再被转至药师门诊咨询;药师提出

  • 老年患者术后如何食补?这几个误区要远离→

    做完手术的老年患者,科学食补是“吃”出健康、“补”出活力的关键。不过,在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对于食补仍存在误区。例如,盲目购买高端食材,认为“食材越贵越好”;坚信“补得越多越好,补多了也没害处”,导致进食远远超出日常所需;认为“别人吃了有效果,对我也一定有好处”,盲目跟风进补。专家指出,术后食补是一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