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了2024年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典型案例及巴蜀美丽庭院连片建设典型案例,绵阳5个村庄上榜。5月12日,记者带你实地探访典型案例——平武县高村乡民主村、三台县秋林镇红星村16组,感受这两处村庄如何在巴山蜀水的传统与现代交融之下,奏响乡村振兴变奏曲。
三台秋林镇红星村16组
乡愁记忆绘就和美乡村
在三台县秋林镇,隐藏着一处充满乡愁记忆的和美乡村——红星村。这里不仅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走进立夏时节的红星村16组,蝉鸣声里,黛瓦白墙与荷塘相映成趣。一片片独具特色的土坯房建筑群,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当地村民介绍,这些土坯房是他们世代居住的地方,一砖一瓦都承载着他们的记忆和情感。在范家大院,时光仿佛倒流:犁耙、风车、石臼等农具陈列其间,墙上泛黄的老照片定格着七八十年代劳作的场景。

这里拥有全省颇具规模的特色土坯房建筑群——莲花池特色民居群落,镇村两级以“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为遵循,对莲花池44栋土坯房建筑原貌修缮,完善附属设施,建设乡愁博物馆。
在村子的中心地带,村史馆格外引人注目。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详细记录了红星村的发展历程和乡村文化。记者在这里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农耕用具和生活用品,仿佛穿越到过去的岁月。

荷塘一侧,在“开心农场”的认领菜地上,成都游客张晓阳正教儿子辨识秧苗。据介绍,“开心农场”是一个集农事体验、农作物种植与护理、农产品采摘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游客可以在这里亲身体验农耕生活的乐趣,受到不少孩子的欢迎。
在这个充满乡愁记忆的和美乡村,游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体验到独特的农耕生活方式,品尝到地道的农家美食。“我们既要守住泥墙的温度,也要让老房子讲出新故事。”村史馆工作人员说。
“乡愁·记忆”、非遗工坊体验、乡愁系列文创产品,在“五一”假期给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感。这些沉睡在旧时光里的农耕记忆,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注脚。

目前,乡愁博物馆已接待游览参观千余场,各类文化体验活动800余场,人数超二十万人次,不仅发挥了文化传承和思想教育阵地的作用,还带动了当地村民致富增收。
平武县高村乡民主村
守好绿水青山 奔向“诗和远方”
“山高沟深乱石滩,要想挣钱把家搬。”曾经流传在平武县高村乡民主村的民谣,一语道破当地的现状。如今,“乡间慢生活”成为了这里的新名片,高速通车后,这里更成为了城里人心向往之的“诗和远方”。

绵阳一路向北,高速两个小时可达。行进在民主村,一幢幢精品民宿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一个个产业基地里人声鼎沸,一串串发展音符跃动田野。昔日的穷山窝摇身变成了乡村旅游“网红推荐地”。这里的乡村旅游规划将全村划分成了农业观景区、采摘体验区、民宿度假区和自然教育生态科普区。
5月正是车厘子成熟的季节。在民主村与邻村联建的生态车厘子产业园内,成片车厘子成熟待摘,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络绎不绝。在这里,你还可以体验到各具特色的精品山野民宿,预约体验大熊猫国家公园,邂逅野生动物。

“每到节假日,很多江油、绵阳的游客前来感受山野田园慢生活。”当地村干部告诉记者。随着民主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村子的名气打出来了,游客络绎不绝,村民的收入增长了,幸福指数也大幅提升。
(吴坤 涪江观察记者 兰建春 唐韬 文/图 部分图片由市住建委提供)